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刑事证人隐蔽作证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序言第10-11页
一、证人隐蔽作证制度概述第11-14页
    (一) 证人隐蔽作证的概念第11页
    (二) 证人隐蔽作证的特点第11-13页
        1. 作证方式的隐秘性第11-12页
        2. 保护措施的预防性第12页
        3. 保护手段的技术性第12页
        4. 资源配置的优化性第12-13页
    (三) 证人隐蔽作证制度的意义第13-14页
        1. 保障证人的合法权益第13页
        2. 保障被告人的对质权第13页
        3. 提高证人出庭作证率第13-14页
        4. 有助于实现诉讼公正第14页
二、我国刑事证人隐蔽作证制度现状及问题第14-19页
    (一) 我国刑事证人隐蔽作证制度的现状第14-17页
        1. 立法现状第14-16页
        2. 司法现状第16-17页
    (二) 我国刑事证人隐蔽作证制度存在的问题第17-19页
        1. 适用对象规定不统一且范围狭窄第17页
        2. 适用条件比较保守第17页
        3. 实施主体职责模糊第17-18页
        4. 缺乏具体实施程序第18页
        5. 缺乏相关配套保障机制第18-19页
三、国外隐蔽作证制度规定与评析第19-21页
    (一) 国外证人隐蔽作证制度规定第19-20页
        1. 立法规定第19-20页
        2. 实践发展第20页
    (二) 国外证人隐蔽作证制度评析第20-21页
        1. 保护范围广泛第20-21页
        2. 保护机构职责明确第21页
        3. 隐蔽措施灵活全面第21页
四、我国刑事证人隐蔽作证制度的完善第21-30页
    (一) 明确并扩大适用对象范围第21-23页
        1. 弱势证人第22页
        2. 特殊证人第22-23页
        3. 已经或可能受到侵害的证人第23页
    (二) 扩充适用条件第23-25页
        1. 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第24页
        2. 财产安全面临危险第24页
        3. 名誉安全面临危险第24-25页
    (三) 明确实施机构及具体措施第25-27页
        1. 诉前实施机构及具体措施第25-26页
        2. 诉中实施机构及具体措施第26-27页
        3. 诉后实施机构及具体措施第27页
    (四) 确立实施程序第27-29页
        1. 申请程序第27-28页
        2. 审查决定程序第28页
        3. 变更解除程序第28-29页
    (五) 建立配套保障机制第29-30页
        1. 建立证人身份泄露后的补救机制第29页
        2. 建立侦查、司法人员保密责任机制第29-30页
        3. 强化侦查、司法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第30页
结语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3页
致谢第33页

论文共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完善
下一篇:北极核污染治理的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