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0.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0.2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0.2.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页 |
0.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0.3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2-14页 |
0.3.1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0.3.2 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1 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概述 | 第14-20页 |
1.1 分拆上市新三板的发展历程 | 第14-15页 |
1.2 新三板上市的标准 | 第15-16页 |
1.3 分拆上市新三板对母子公司的好处 | 第16-18页 |
1.3.1 融资制度优势 | 第16页 |
1.3.2 实现上市公司及其股东实施另类资产证券化 | 第16页 |
1.3.3 子公司可公开定价而将利益最大化 | 第16-17页 |
1.3.4 完善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增强竞争力 | 第17页 |
1.3.5 子公司可有效回避同业竞争的问题 | 第17页 |
1.3.6 辽宁成大选择成大生物进行分拆的原因 | 第17-18页 |
1.4 分拆上市新三板对母子公司的不利影响 | 第18-20页 |
2 辽宁成大分拆成大生物新三板上市过程介绍 | 第20-25页 |
2.1 母公司辽宁成大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第20页 |
2.2 子公司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第20-21页 |
2.3 分拆上市过程 | 第21-23页 |
2.4 上市后的市场表现 | 第23-25页 |
3 分拆上市对辽宁成大及成大生物的影响 | 第25-38页 |
3.1 分拆上市对母公司辽宁成大的影响 | 第25-32页 |
3.1.1 偿债能力分析 | 第25-26页 |
3.1.2 运营能力分析 | 第26-27页 |
3.1.3 盈利能力分析 | 第27-28页 |
3.1.4 发展能力分析 | 第28-29页 |
3.1.5 杜邦分析 | 第29-31页 |
3.1.6 分拆上市对辽宁成大的总体效果分析 | 第31-32页 |
3.2 分拆上市对子公司成大生物的影响 | 第32-38页 |
3.2.1 偿债能力分析 | 第33-34页 |
3.2.2 运营能力分析 | 第34-35页 |
3.2.3 盈利能力分析 | 第35-36页 |
3.2.4 发展能力分析 | 第36-37页 |
3.2.5 分拆上市对成大生物的总体效果分析 | 第37-38页 |
4 辽宁成大分拆成大生物挂牌存在的问题 | 第38-41页 |
4.1 产生关联交易疑虑 | 第38页 |
4.2 新三板交易制度存在不足 | 第38-39页 |
4.2.1 交易模式存在不足 | 第38-39页 |
4.2.2 缺乏转板通道 | 第39页 |
4.3 筹备分拆上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5 对策与建议 | 第41-44页 |
5.1 对辽宁成大的建议 | 第41页 |
5.2 对上市公司分拆挂牌子公司的建议 | 第41-42页 |
5.2.1 减少母子公司的关联交易 | 第41页 |
5.2.2 把控分拆时机 | 第41-42页 |
5.2.3 严格内控机制 | 第42页 |
5.3 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 第42-44页 |
5.3.1 加大监察关联交易与信息披露力度 | 第42-43页 |
5.3.2 完善交易制度 | 第43页 |
5.3.3 促进转板机制研发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