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个案工作介入农民工随迁家庭亲子关系培养问题研究--以沈阳市浅草社区L家庭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10-17页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0.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0.1.2 研究意义第11页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5页
        0.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3页
        0.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0.2.3 文献综评第15页
    0.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7页
        0.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0.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7-20页
    1.1 概念界定第17-18页
        1.1.1 农民工随迁家庭第17页
        1.1.2 亲子关系第17-18页
    1.2 理论基础第18-20页
        1.2.1 家庭系统理论第18-19页
        1.2.2 优势视角理论第19-20页
2 农民工随迁家庭亲子关系培养现状、问题及原因第20-27页
    2.1 随迁家庭亲子关系培养现状第20-23页
        2.1.1 亲子沟通的主要内容为学习第20-21页
        2.1.2 亲子冲突的主要处理方式为终止谈话第21-22页
        2.1.3 大部分父母使用命令式的语气沟通第22-23页
        2.1.4 孩子的饮食起居由母亲或双方老人照料第23页
    2.2 随迁家庭亲子关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23-24页
        2.2.1 亲子沟通内容单一且互动频率较低第23-24页
        2.2.2 双方的主动沟通性较弱第24页
        2.2.3 父亲角色在孩子教养中的缺失第24页
    2.3 随迁家庭亲子关系培养问题产生的原因第24-27页
        2.3.1 父母对子女的高期望和隐性担忧第24-25页
        2.3.2 父母亲子陪伴低于子女预期第25页
        2.3.3 说教式沟通导致亲子关系疏离第25-27页
3 个案工作介入随迁家庭亲子关系培养的实务分析第27-43页
    3.1 案例背景第27-28页
        3.1.1 案主自然情况第27页
        3.1.2 案主背景资料第27页
        3.1.3 个案背景资料分析第27-28页
    3.2 接案第28-29页
        3.2.1 接案前的准备第28-29页
    3.3 预估第29-30页
        3.3.1 探究案主的困境第29页
        3.3.2 探究案主的需要第29-30页
    3.4 计划第30-31页
        3.4.1 个案目标第30页
        3.4.2 服务计划第30-31页
    3.5 服务计划实施第31-40页
        3.5.1 前期:收集资料并建立关系第32-35页
        3.5.2 中期:促进有效沟通并改善亲子关系第35-38页
        3.5.3 后期:巩固亲子关系与顺利结案第38-40页
    3.6 个案评估与反思第40-43页
        3.6.1 过程评估第40页
        3.6.2 结果评估第40-42页
        3.6.3 社工的成长第42页
        3.6.4 反思第42-43页
4 结论与对策第43-48页
    4.1 结论第43页
    4.2 相关对策第43-48页
        4.2.1 推进社会工作在政策层面的影响力第43-44页
        4.2.2 提升社区服务意识第44-45页
        4.2.3 加强社会组织协作能力第45-46页
        4.2.4 改进学校教育方式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附录第50-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尘肺病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小组服务研究--以辽宁G地区为例
下一篇:个案工作介入城市社区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研究--以朝阳市A社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