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面向单包型和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反向追踪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研究第13-14页
    1.4 论文结构第14-15页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5-34页
    2.1 拒绝服务攻击简述第15-17页
        2.1.1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简述第15-16页
        2.1.2 单包型拒绝服务攻击简述第16-17页
    2.2 针对拒绝服务攻击的处理措施第17-20页
        2.2.1 攻击预防第17页
        2.2.2 攻击检测第17-20页
        2.2.3 攻击源追踪第20页
        2.2.4 攻击缓解第20页
    2.3 攻击源反向追踪主要方法介绍第20-24页
        2.3.1 链路测试法第21-22页
        2.3.2 日志记录法第22-23页
        2.3.3 基于ICMP的追踪方法第23页
        2.3.4 数据包标记方法第23-24页
        2.3.5 各种追踪技术分析比较第24页
    2.4 基于数据包标记技术的反向追踪技术第24-31页
        2.4.1 基本数据包标记算法第24-26页
        2.4.2 自适应概率包标记算法第26-28页
        2.4.3 确定包标记算法第28页
        2.4.4 基于自治系统的反向追踪研究第28-31页
            2.4.4.1 基于自治系统的域间反向追踪方案第29-30页
            2.4.4.2 基于自治系统的域内反向追踪方案第30-31页
    2.5 反向追踪过程中的关键性能第31-33页
        2.5.1 收敛性能第31-32页
        2.5.2 资源开销第32页
        2.5.3 精确度第32页
        2.5.4 误报率分析第32-33页
    2.6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面向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混合反向追踪技术研究第34-59页
    3.1 现有的基于AS的反向追踪方案第34-39页
        3.1.1 自治域系统简介第34-35页
        3.1.2 ASPPM反向追踪技术第35-36页
        3.1.3 FAST反向追踪技术第36-37页
        3.1.4 HAST反向追踪技术第37-39页
    3.2 本章关键技术第39页
    3.3 标记域设置第39-40页
    3.4 路由器标记算法第40-48页
        3.4.1 域内路由器标记算法第41-45页
            3.4.1.1 动态概率选取第41-43页
            3.4.1.2 标记算法第43-45页
        3.4.2 域间路由器标记算法第45-48页
            3.4.2.1 基于哈希的确定包标记算法第45-46页
            3.4.2.2 确定包标记方案标记信息的产生第46-48页
            3.4.2.3 标记算法第48页
    3.5 路由器路径重构算法第48-51页
        3.5.1 域间重构第49-50页
        3.5.2 域内重构第50-51页
    3.6 关键性能对比分析第51-54页
        3.6.1 重构时需要数据包的数量和哈希运算次数分析第51-52页
        3.6.2 误报率分析第52-53页
        3.6.3 资源开销第53页
        3.6.4 追踪范围分析第53-54页
    3.7 仿真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第54-58页
        3.7.1 NS2仿真流程第54-55页
        3.7.2 收敛性第55-57页
        3.7.3 误报率第57-58页
    3.8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基于双层布隆过滤器存储结构的单包反向追踪方法第59-78页
    4.1 现有的针对SPDA的反向追踪技术第59-62页
    4.2 本章关键技术第62页
    4.3 双层布隆过滤器存储方法介绍第62-66页
        4.3.1 布隆过滤器的基本原理介绍第62-63页
        4.3.2 双层布隆过滤器算法介绍第63-64页
        4.3.3 双层布隆过滤器存储方案第64-66页
    4.4 反向追踪过程中路径确认机制第66-68页
    4.5 数据包标记空间及算法设计第68-71页
    4.6 路径重构过程第71-72页
    4.7 关键性能对比分析第72-75页
        4.7.1 反向追踪精确度分析第73页
        4.7.2 存储开销第73-75页
    4.8 仿真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第75-77页
    4.9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五章 结束语第78-80页
    5.1 总结第78页
    5.2 展望第78-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股权众筹融资完成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人人投”为例
下一篇:H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