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闻实践美学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绪论 | 第13-18页 |
第一章 王朝闻与实践美学 | 第18-28页 |
第一节 实践美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第18-26页 |
一、对"实践"范畴的反思 | 第18-20页 |
二、从主体性的实践美学到主体间性的后实践美学 | 第20-25页 |
三、实践美学的困境与出路 | 第25-26页 |
第二节 王朝闻与实践美学 | 第26-28页 |
第二章 王朝闻实践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和理论来源 | 第28-37页 |
第一节 王朝闻实践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 | 第28-30页 |
第二节 王朝闻实践美学的理论来源 | 第30-37页 |
一、对中国古代感悟美学思想的吸收 | 第30-33页 |
二、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 | 第33-35页 |
三、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阐释和发展 | 第35-37页 |
第三章 王朝闻美学思想的实践性特征 | 第37-47页 |
第一节 审美关系的实践性 | 第37-40页 |
一、审美关系产生的基础 | 第38-39页 |
二、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审美心态的实践性 | 第40-43页 |
一、审美心态的主客观条件 | 第41-42页 |
二、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审美特性的实践性 | 第43-45页 |
第四节 审美教育的实践性 | 第45-47页 |
第四章 王朝闻与"人生论美学" | 第47-53页 |
第一节 "人生论美学"对王朝闻美学思想的继承 | 第47-50页 |
第二节 王朝闻的审美化人生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0-6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