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蛇临床应用的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7-8页 |
一、药物概况 | 第8-10页 |
(一) 动物学概况 | 第8-9页 |
1. 来源 | 第8页 |
2. 产地 | 第8页 |
3. 动物形态 | 第8页 |
4. 生活习性 | 第8-9页 |
(二) 药物学概况 | 第9-10页 |
1. 源流 | 第9页 |
2. 炮制 | 第9页 |
3. 毒性 | 第9-10页 |
4. 功效 | 第10页 |
二、古代文献研究 | 第10-16页 |
(一) 本草学研究 | 第10-13页 |
1. 唐代及唐以前本草论述 | 第10页 |
2. 宋金元时期本草论述 | 第10-11页 |
3. 明清时期本草论述 | 第11-13页 |
(二) 蕲蛇应用及配伍的古代文献研究 | 第13-16页 |
1. 研究设计 | 第13页 |
2. 研究结果 | 第13-15页 |
3. 常用方剂举例 | 第15-16页 |
三、现代文献研究 | 第16-26页 |
(一) 蕲蛇鉴别研究 | 第16-18页 |
1. 正品形状 | 第16-17页 |
2. 显微特征 | 第17页 |
3. 理化鉴别 | 第17-18页 |
4. 小结 | 第18页 |
(二) 现代药理研究 | 第18-21页 |
1. 化学成分 | 第19页 |
2. 药理作用 | 第19-21页 |
(三) 蕲蛇应用及配伍的现代文献研究 | 第21-26页 |
1. 研究设计 | 第21页 |
2. 研究结果 | 第21-23页 |
3. 临床应用举例 | 第23-26页 |
四、蕲蛇与风湿免疫病 | 第26-30页 |
(一) 痹症与风湿免疫病 | 第26-27页 |
(二) 蕲蛇与痹症 | 第27-28页 |
(三) 蕲蛇在风湿免疫病中的应用 | 第28-30页 |
1.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第28页 |
2. 类风湿关节炎 | 第28-29页 |
3. 强直性脊柱炎 | 第29-30页 |
4. 其他风湿免疫病 | 第30页 |
五、讨论与分析 | 第30-35页 |
(一) 薪蛇的适应症 | 第30-31页 |
(二) 蕲蛇的剂型 | 第31-32页 |
(三) 蕲蛇的配伍 | 第32-34页 |
(四) 蕲蛇的代用品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附图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文献综述 | 第43-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