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7-8页 |
前言 | 第8-9页 |
一、临床资料 | 第9-10页 |
(一) 病例来源 | 第9页 |
(二) 诊断标准 | 第9页 |
(三) 病例选择标准 | 第9-10页 |
1. 纳入标准 | 第9页 |
2. 排除标准 | 第9-10页 |
二、治疗方法 | 第10-11页 |
(一) 治疗方法 | 第10页 |
(二) 观察指标及方法 | 第10页 |
1. 用药前后症状体征 | 第10页 |
2. 用药前后客观指标检测 | 第10页 |
(三)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0页 |
(四) 统计分析方法 | 第10-11页 |
三、结果 | 第11-16页 |
(一) 临床资料 | 第11-12页 |
1. 一般资料 | 第11页 |
2. 临床表现 | 第11-12页 |
3. 血常规+CRP和血沉 | 第12页 |
(二) 临床疗效 | 第12-16页 |
1. 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 | 第12-14页 |
2. 治疗前后WBC、NE%、CRP、ESR的变化 | 第14页 |
3. 治疗4周疗效 | 第14-15页 |
4. 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的变化 | 第15-16页 |
四、分析与讨论 | 第16-22页 |
(一) 立题依据 | 第16-17页 |
(二) 组方原则及方药分析 | 第17-19页 |
(三) 阳和汤加减的临床疗效 | 第19-20页 |
1. 对症状体征的影响 | 第19页 |
2. 对WBC、NE%、CRP、ESR的影响 | 第19-20页 |
(四) 阳和汤加减对血清性激素的影响 | 第20-22页 |
五、小结 | 第22-23页 |
结论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6页 |
附图 | 第26-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
文献综述 | 第29-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附录 | 第36-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