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 1.1.1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1.4 本文章节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 第2章 能源微网能量交互策略 | 第16-23页 |
| 2.1 基于电动汽车的能源互联网模型 | 第16-18页 |
| 2.1.1 基于电动汽车的能源互联网模型可行性 | 第16页 |
| 2.1.2 基于电动汽车的能源互联网模型结构 | 第16-18页 |
| 2.2 传统能源微网能量交互策略算法 | 第18-22页 |
| 2.2.1 AP聚类算法 | 第19-20页 |
| 2.2.2 Dijkstra算法 | 第20-22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能源路由器布局规划方案设计 | 第23-30页 |
| 3.1 引言 | 第23页 |
| 3.2 内存计算平台Spark | 第23-24页 |
| 3.3 能源路由器加权偏向参数优化算法 | 第24-25页 |
| 3.4 基于Spark框架的电动公交充电站布局规划算法 | 第25-26页 |
| 3.5 实验验证 | 第26-29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4章 能源微网能量传输模型设计 | 第30-38页 |
| 4.1 引言 | 第30页 |
| 4.2 基于能量规划的微网超图模型 | 第30-33页 |
| 4.2.1 能量损耗模型 | 第30-32页 |
| 4.2.2 基于能量规划的能源超图拓扑建立方法 | 第32-33页 |
| 4.3 基于超图的最小能量损耗路由算法 | 第33-35页 |
| 4.3.1 算法相关概念 | 第33-34页 |
| 4.3.2 算法具体步骤 | 第34-35页 |
| 4.4 实验验证 | 第35-37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5章 能源微网可靠性调度模型设计 | 第38-43页 |
| 5.1 引言 | 第38页 |
| 5.2 能源微网交互过程的建立和终止 | 第38-40页 |
| 5.3 实例验证 | 第40-42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结论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49-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