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系统设计方案介绍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系统平台介绍及设计原理 | 第15-26页 |
2.1 系统平台介绍 | 第15-18页 |
2.1.1 DM8168处理器架构 | 第15-17页 |
2.1.2 C6678处理器架构 | 第17-18页 |
2.2 系统设计框架 | 第18-19页 |
2.3 PCIe介绍 | 第19-22页 |
2.3.1 PCIe协议介绍 | 第19-21页 |
2.3.2 PCIe驱动设计原理 | 第21-22页 |
2.4 系统启动原理 | 第22-25页 |
2.4.1 DM8168的启动原理 | 第22页 |
2.4.2 C6678的启动原理 | 第22-25页 |
2.4.2.1 存储器引导模式 | 第23-24页 |
2.4.2.2 主机引导模式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系统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 第26-52页 |
3.1 开发环境的搭建 | 第26-31页 |
3.1.1 DM8168开发环境的搭建 | 第26-28页 |
3.1.2 C6678开发环境的搭建 | 第28-31页 |
3.1.2.1 调试环境的搭建 | 第28-29页 |
3.1.2.2 启动环境的搭建 | 第29-31页 |
3.2 系统模块的测试 | 第31-32页 |
3.2.1 NAND Flash的测试 | 第31页 |
3.2.2 UART的回环测试 | 第31-32页 |
3.3 PCIe驱动的实现 | 第32-38页 |
3.3.1 字符驱动的设计及调用 | 第32-34页 |
3.3.2 PCIe中断的实现 | 第34页 |
3.3.3 PCIe数据的传输 | 第34-38页 |
3.3.3.1 inbound地址翻译 | 第34-36页 |
3.3.3.2 outbound地址翻译 | 第36-38页 |
3.4 C6678的EDMA数据搬移 | 第38-41页 |
3.5 PCIe性能测试 | 第41-44页 |
3.5.1 PCIe中断测试 | 第41-42页 |
3.5.2 PCIe的速率测试 | 第42页 |
3.5.3 PCIe直通测试 | 第42-44页 |
3.6 DDR的私有化的实现 | 第44-47页 |
3.7 C6678工程镜像的产生及传输 | 第47-48页 |
3.7.1 工程镜像的产生 | 第47-48页 |
3.7.2 工程镜像的传输 | 第48页 |
3.8 系统平台的实现 | 第48-51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高清视频Sobel处理应用的实现 | 第52-77页 |
4.1 DM8168端软件设计 | 第52-58页 |
4.1.1 DM8168的框架 | 第52-53页 |
4.1.2 DM8168的核间通信 | 第53-54页 |
4.1.3 Link的概述及搭建 | 第54-57页 |
4.1.4 Link通信的软件实现 | 第57-58页 |
4.2 C6678端的软件设计 | 第58-67页 |
4.2.1 C6678的多核并行处理模型 | 第58-60页 |
4.2.1.1 主从模型 | 第59页 |
4.2.1.2 数据流模型 | 第59-60页 |
4.2.2 C6678的核间通信 | 第60-62页 |
4.2.2.1 寄存器的中断方式 | 第60-61页 |
4.2.2.2 IPC模块 | 第61页 |
4.2.2.3 MessageQ模块 | 第61-62页 |
4.2.3 SYS/ BIOS系统与XDCtools | 第62-63页 |
4.2.4 Cache的配置及一致性维护 | 第63-64页 |
4.2.5 多核并行处理的设计 | 第64-65页 |
4.2.6 多核并行处理的实现 | 第65-67页 |
4.3 系统的时序研究 | 第67-71页 |
4.3.1 传统模式时序实现 | 第67-69页 |
4.3.2 全双工模式时序实现 | 第69-71页 |
4.4 视频数据传输的实现 | 第71-72页 |
4.5 八核Sobel处理算法的软件设计 | 第72-74页 |
4.6 Sobel处理应用的实现 | 第74-7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77-78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