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蓄电池状态参数在线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1 蓄电池SOC估计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2 蓄电池SOH估计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1.3.1 论文课题来源 | 第19-20页 |
1.3.2 论文内容与结构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车载蓄电池模型及常见状态参数估计方法 | 第22-34页 |
2.1 铅酸蓄电池概述 | 第22-25页 |
2.1.1 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2.1.2 VRLA铅酸蓄电池的特性 | 第23-24页 |
2.1.3 铅酸蓄电池的状态参数 | 第24-25页 |
2.2 常见蓄电池等效电路模型 | 第25-28页 |
2.3 常见蓄电池SOC与SOH估计方法 | 第28-33页 |
2.3.1 常见SOC估计方法 | 第28-30页 |
2.3.2 常见SOH估计方法 | 第30-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铅酸蓄电池状态参数的在线估计 | 第34-53页 |
3.1 铅酸蓄电池等效电路模型选择 | 第34-37页 |
3.1.1 常见电路模型的分析 | 第34-36页 |
3.1.2 Randles电路模型简化 | 第36-37页 |
3.2 基于UKF算法的SOH在线估计 | 第37-42页 |
3.2.1 无迹卡尔曼滤波概述 | 第37-39页 |
3.2.2 SOH与电路模型参数关系建模 | 第39-40页 |
3.2.3 基于UKF的电路模型参数Cb辨识 | 第40-42页 |
3.3 基于开路电压VOC的SOC在线估计 | 第42-45页 |
3.3.1 开路电压Voc与SOC之间关系 | 第42-43页 |
3.3.2 基于UKF的开路电压在线估计 | 第43-44页 |
3.3.3 上述SOC在线估计方法的分析 | 第44-45页 |
3.4 SOC与SOH的联合在线估计 | 第45-52页 |
3.4.1 SOH、SOC与Voc关系建模 | 第45-48页 |
3.4.2 SOC与SOH联合估计流程 | 第48-49页 |
3.4.3 采样时间与辨识算法的影响分析 | 第49-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蓄电池SOC和SOH在线估计系统的设计 | 第53-66页 |
4.1 系统功能与结构 | 第53-55页 |
4.1.1 系统功能 | 第53-54页 |
4.1.2 系统结构 | 第54-55页 |
4.1.3 系统性能 | 第55页 |
4.2 传感器硬件设计 | 第55-58页 |
4.2.1 主控芯片选型 | 第55-56页 |
4.2.2 电压电流检测电路 | 第56-57页 |
4.2.3 温度检测电路 | 第57-58页 |
4.2.4 总线通信电路 | 第58页 |
4.3 LIN通信协议设计 | 第58-60页 |
4.3.1 LIN总线协议简介 | 第58-59页 |
4.3.2 帧的设计与信号封装 | 第59-60页 |
4.4 整体程序设计 | 第60-64页 |
4.4.1 程序总体结构 | 第60-61页 |
4.4.2 数据采集程序 | 第61-62页 |
4.4.3 SOC和SOH估计程序 | 第62-63页 |
4.4.4 通信驱动程序 | 第63-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实验平台开发以及实验结果分析 | 第66-77页 |
5.1 实验平台搭建 | 第66-67页 |
5.1.1 实验系统架构 | 第66页 |
5.1.2 电池实验台架 | 第66-67页 |
5.2 测试软件开发 | 第67-71页 |
5.2.1 CANoe介绍 | 第67-68页 |
5.2.2 总体功能设计 | 第68页 |
5.2.3 上位机设计 | 第68-71页 |
5.3 实验方案与结果分析 | 第71-76页 |
5.3.1 实验内容 | 第71-72页 |
5.3.2 实验步骤 | 第72页 |
5.3.3 结果分析 | 第72-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7-78页 |
6.2 下一步工作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其成果情况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