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岩石学论文--岩石分类论文--岩浆岩(火成岩)论文--侵入岩、深成岩论文

秦岭梁花岗岩体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环斑花岗岩的研究历史及现状第11-13页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3-15页
        1.2.1 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存在问题第15页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完成工作量第15-18页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1.3.3 完成的工作量第17-18页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8-21页
    2.1 区域地层第18-19页
    2.2 区域构造第19-20页
    2.3 区域岩浆岩第20-21页
第3章 岩体地质特征第21-26页
    3.1 岩体地质第21-22页
    3.2 岩石组合第22-26页
        3.2.1 环斑结构花岗岩第22-23页
        3.2.2 包体第23-24页
        3.2.3 钾长石伟晶岩第24页
        3.2.4 二长花岗岩脉第24-26页
第4章 矿物学特征第26-38页
    4.1 电子探针分析方法第26页
    4.2 钾长石第26-29页
    4.3 斜长石第29-32页
    4.4 黑云母第32-34页
    4.5 角闪石第34-36页
    4.6 石英第36-37页
    4.7 副矿物第37-38页
第5章 地球化学特征第38-44页
    5.1 样品信息及分析方法第38页
    5.2 主量元素第38-40页
    5.3 微量元素第40页
    5.4 稀土元素第40-44页
第6章 锆石年代学研究第44-61页
    6.1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第44-45页
        6.1.1 样品采集第44页
        6.1.2 测试方法第44-45页
    6.2 锆石特征第45-48页
    6.3 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第48-61页
第7章 讨论第61-70页
    7.1 岩石成因类型第61-63页
    7.2 物质来源第63-64页
    7.3 构造环境第64-67页
    7.4 岩浆混合作用和交代作用第67-70页
第8章 结论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2页
附录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东凤城碱性岩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下一篇:安页1井钻探复杂情况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