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凤城碱性岩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7页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碱性岩概况 | 第10-14页 |
1.2.1 碱性岩的定义 | 第10-12页 |
1.2.2 国外碱性岩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国内碱性岩的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4 工作量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7-20页 |
2.1 中国北方碱性岩带 | 第17页 |
2.2 大地构造背景 | 第17-18页 |
2.3 区域地层 | 第18页 |
2.4 区域岩浆活动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岩体地质与岩石学特征 | 第20-29页 |
3.1 赛马碱性岩体 | 第21-25页 |
3.2 顾家碱性岩 | 第25页 |
3.3 叆阳碱性岩体 | 第25-26页 |
3.4 柏林川碱性岩体 | 第26-29页 |
第四章 矿物学特征 | 第29-35页 |
4.1 电子探针分析方法 | 第29页 |
4.2 长石 | 第29-30页 |
4.3 霓石 | 第30-31页 |
4.4 霞石 | 第31-32页 |
4.5 黑云母 | 第32-35页 |
第五章 岩石化学和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5-55页 |
5.1 实验方法 | 第35页 |
5.2 赛马碱性岩体 | 第35-42页 |
5.3 顾家和叆阳的碱性岩 | 第42-49页 |
5.4 柏林川碱性岩 | 第49-53页 |
5.5 小结 | 第53-55页 |
第六章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特征 | 第55-63页 |
6.1 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6.2 测试结果 | 第56-58页 |
6.3 柏林川碱性岩体 | 第58-6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七章 锆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63-78页 |
7.1 实验方法 | 第63页 |
7.2 测试结果 | 第63-73页 |
7.2.1 赛马碱性岩体 | 第63-67页 |
7.2.2 柏林川碱性岩 | 第67-73页 |
7.2.3 小结 | 第73页 |
7.3 Lu-Hf同位素特征 | 第73-75页 |
7.4 Ti温度计 | 第75-78页 |
第八章 成因讨论 | 第78-83页 |
8.1 构造背景 | 第78-80页 |
8.2 物质来源 | 第80-83页 |
第九章 结论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