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2-15页 |
一、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12页 |
二、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12-15页 |
第三节 本文中相关概念的界定与使用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第一节 国外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 | 第17-18页 |
一、文献回顾 | 第17-18页 |
二、文献评述 | 第18页 |
第二节 国内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 | 第18-23页 |
一、文献回顾 | 第18-21页 |
二、文献评述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承担财务舞弊揭示责任之嬗变 | 第23-36页 |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财务舞弊揭示责任在曲折中前进 | 第23-28页 |
一、注册会计师主动承担财务舞弊揭示责任阶段 | 第23-25页 |
二、注册会计师消极回避财务舞弊揭示责任阶段 | 第25-27页 |
三、注册会计师被动接受财务舞弊揭示责任阶段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承担财务舞弊揭示责任嬗变的影响因素 | 第28-33页 |
一、注册会计师外部需求的变化 | 第28-29页 |
二、注册会计师自身能力的局限 | 第29-30页 |
三、政府对注册会计师监管的力度 | 第30-32页 |
四、注册会计师所面对的企业舞弊行为日趋复杂 | 第32-33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33-36页 |
第四章 现阶段注册会计师财务舞弊揭示责任的缺位 | 第36-44页 |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财务舞弊揭示责任缺位的现状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财务舞弊揭示责任缺位的成因分析 | 第37-43页 |
一、注册会计师的逃避与无力 | 第37-38页 |
二、管理层舞弊的多发与企业内控的失效 | 第38-39页 |
三、会计师事务所的纵容与监管不力 | 第39-40页 |
四、注册会计师审计固有限制的存在 | 第40-41页 |
五、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所存在的特殊成因 | 第41-43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构建舞弊揭示机制弥补现有缺位缺陷 | 第44-54页 |
第一节 我国注册会计师承担财务舞弊揭示责任的必要条件 | 第44-47页 |
一、政府要对注册会计师财务舞弊揭示责任的实现提供保障支持 | 第44-45页 |
二、引入新主体弥补注册会计师履行财务舞弊揭示责任上的缺陷 | 第45-47页 |
第二节 我国财务舞弊揭示机制的构建 | 第47-54页 |
一、我国财务舞弊揭示机制模型 | 第47-50页 |
二、我国财务舞弊揭示机制模型有序运行的具体要求 | 第50-52页 |
三、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