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棉花耐盐材料的筛选及耐盐相关功能标记的开发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本文所用主要缩略词第11-12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2-36页
    第一章 棉花耐盐性研究动态第12-20页
        1 盐胁迫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第12-14页
            1.1 盐胁迫对棉花萌发的影响第12-13页
            1.2 盐胁迫对棉花根系的影响第13页
            1.3 盐胁迫对棉花光合的影响第13-14页
        2 棉花的耐盐机制第14-16页
            2.1 离子渗透调节和分区隔离第14-15页
            2.2 抗氧化系统调节第15页
            2.3 小分子渗透物质调节第15-16页
        3 棉花耐盐性的分子机制第16-17页
            3.1 耐盐基因的克隆第16-17页
            3.2 棉花耐盐性的转基因研究第17页
        4 棉花耐盐性鉴定方法第17-20页
            4.1 棉花耐盐性直接鉴定方法第17-18页
            4.2 棉花耐盐性间接鉴定方法第18-20页
    第二章 我国棉花耐盐种质资源研究现状第20-22页
    第三章 转录组测序技术及其应用第22-32页
        1 转录组项目流程第22-23页
        2 转录组测序样品第23-25页
            2.1 RNA样品要求第23-24页
            2.2 Total RNA样品检测第24-25页
        3 Illumina测序平台第25-26页
        4 转录组分析方法第26-28页
            4.1 有参考基因组转录组分析内容第26-27页
            4.2 无参考基因组转录组分析内容第27-28页
        5 表达量统计第28页
        6 转录组注释数据库第28-29页
        7 棉花盐胁迫转录组研究进展第29-32页
    第四章 功能标记研究进展第32-36页
        1 分子标记类型第32-33页
        2 功能标记介绍第33-35页
            2.1 功能标记的开发第33-35页
        3 功能标记的检测第35-36页
            3.1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第35页
            3.2 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第35页
            3.3 TP-M13自动荧光检测系统第35-36页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6-38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38-40页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第40-78页
    第五章 棉属野生种克劳茨基棉与陆地棉杂交后代耐盐性筛选第40-5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0-43页
            1.1 供试材料第40-41页
            1.2 实验设计第41页
            1.3 测定指标标准与计算方法第41-42页
            1.4 数据处理第42-4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3-47页
            2.1 克劳茨基棉渐渗系的耐盐性鉴定第43-44页
            2.2 生长指标与耐盐性的关系第44-46页
            2.3 综合分析及评价第46-47页
        3 讨论第47-50页
            3.1 棉花萌发期与苗期耐盐性的筛选第47页
            3.2 数据处理的评价第47-50页
    第六章 盐胁迫下两个陆地棉品种的转录组测序第50-6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0-55页
            1.1 供试材料第50页
            1.2 材料处理第50页
            1.3 试剂配制第50-51页
            1.4 提取样品总RNA步骤第51-52页
            1.5 去除总RNA中的DNA第52页
            1.6 Total RNA样品检测第52页
            1.7 文库构建及库检第52-53页
            1.8 unigene的注释第53-54页
            1.9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第54-55页
            1.10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第5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5-64页
            2.1 初始产出数据第55页
            2.2 拼接转录本及unigene第55-56页
            2.3 基因功能注释第56-58页
            2.4 数字基因表达谱(DGE)分析第58-64页
        3 讨论第64-68页
            3.1 转录组测序第64-65页
            3.2 转录组拼接及分析第65-66页
            3.3 陆地棉耐盐分子机制第66-68页
    第七章 陆地棉耐盐功能标记的开发第68-7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8-71页
            1.1 实验材料第68页
            1.2 功能性EST-InDel分子标记的开发第68页
            1.3 功能性EST-SSR分子标记的开发第68-69页
            1.4 萌发期发芽势、发芽率第69页
            1.5 棉花叶片DNA的提取第69-70页
            1.6 SSR和Indel扩增及PAGE银染检测第70页
            1.7 标记常用试剂的配方第70-7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1-75页
            2.1 功能标记的开发第71页
            2.2 陆地棉中多态性标记的筛选第71-73页
            2.3 与耐盐性连锁的功能标记的筛选第73-74页
            2.4 相关性分析第74-75页
        3 讨论第75-78页
全文结论第78-80页
附录第80-88页
参考文献第88-100页
致谢第100-10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脱氧葡萄糖作为小麦遗传转化筛选剂的研究
下一篇:ZG二矿煤矿开发项目人力资源激励方案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