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1 分蘖发生的生物学特性 | 第11-12页 |
2 分蘖发生的激素调节过程 | 第12-18页 |
2.1 生长素及顶端优势 | 第12-14页 |
2.2 细胞分裂素 | 第14-15页 |
2.3 独角金内酯 | 第15-18页 |
2.4 细胞分裂素和独角金内酯对腋芽萌发的转录学调控 | 第18页 |
3 环境因素对分蘖发生的影响 | 第18-20页 |
3.1 温度、光照及水分对分蘖发生的影响 | 第18-19页 |
3.2 营养元素对分蘖发生的影响 | 第19-20页 |
4 分蘖发生的调控措施 | 第20-21页 |
4.1 肥水调控 | 第20页 |
4.2 化学调控 | 第20-21页 |
5 本研究的依据、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5.1 本研究的依据 | 第21页 |
5.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页 |
5.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5.4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1页 |
第二章 水稻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过程中激素信号转导 | 第31-8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7页 |
1.1 试验设计 | 第32-34页 |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34-37页 |
1.3 数据分析 | 第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71页 |
2.1 不同处理分蘖芽长度的变化 | 第37-40页 |
2.2 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过程中内源CK和IAA含量的变化 | 第40-47页 |
2.3 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过程中CK合成和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47-59页 |
2.4 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过程中IAA输出载体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59-66页 |
2.5 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过程中独角金内酯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66-69页 |
2.6 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过程中FC1基因的表达 | 第69-71页 |
3 讨论 | 第71-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第三章 水稻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过程的蛋白质组研究 | 第81-10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2-85页 |
1.1 试验设计 | 第82-83页 |
1.2 蛋白质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第83页 |
1.3 等电聚焦 | 第83-84页 |
1.4 SDS-PAGE | 第84页 |
1.5 图像扫描与分析 | 第84页 |
1.6 蛋白质的酶解 | 第84页 |
1.7 质谱MALDI-TOF/TOF分析 | 第84-8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5-98页 |
2.1 分蘖芽休眠转入萌发材料中蛋白质的表达变化 | 第85-90页 |
2.2 差异蛋白质的质谱鉴定和功能分析 | 第90-98页 |
3 讨论 | 第98-104页 |
3.1 氮素处理下水稻分蘖芽由休眠转向萌发过程中蛋白质的表达变化 | 第98-99页 |
3.2 NAA处理下分蘖芽由休眠转向萌发过程中蛋白质表达的变化 | 第99-102页 |
3.3 抽穗期倒二芽休眠与萌发转换过程中蛋白质表达的变化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9页 |
第四章 水稻分蘖芽休眠与萌发相互转换的iTRAQ和转录组研究 | 第109-1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10-114页 |
1.1 试验设计 | 第110页 |
1.2 iTRAQ定量蛋白质组分析 | 第110-112页 |
1.3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谱芯片 | 第112-11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14-125页 |
2.1 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过程中表达差异的基因和蛋白质 | 第114-115页 |
2.2 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过程中表达差异的生长素合成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 | 第115-118页 |
2.3 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过程中表达差异的细胞分裂素降解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 | 第118页 |
2.4 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过程中表达差异的脱落酸合成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 | 第118-120页 |
2.5 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过程中表达差异的油菜素内酯合成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和蛋白 | 第120页 |
2.6 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过程中表达差异的赤霉素和茉莉酸合成相关基因 | 第120-121页 |
2.7 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过程中表达差异的细胞周期相关基因 | 第121页 |
2.8 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过程中表达差异的信号转导及运输相关基因和蛋白 | 第121-125页 |
3 讨论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3页 |
第五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第133-141页 |
1 讨论 | 第133-137页 |
1.1 水稻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过程中的激素信号转导途径 | 第133-136页 |
1.2 调控水稻分蘖芽萌发与休眠转换的途径 | 第136-137页 |
2 主要结论 | 第137页 |
3 主要创新点 | 第137-138页 |
4 不足与展望 | 第138-139页 |
4.1 不足 | 第138页 |
4.2 展望 | 第138-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投稿的学术论文 | 第141-143页 |
致谢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