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1 线粒体概述 | 第14-16页 |
1.1 线粒体的结构 | 第14-15页 |
1.2 线粒体的功能 | 第15-16页 |
2 线粒体功能障碍及可能机制 | 第16-19页 |
2.1 线粒体功能障碍 | 第16页 |
2.2 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 | 第16-19页 |
2.2.1 线粒体氧化应激 | 第16-17页 |
2.2.2 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 | 第17页 |
2.2.3 线粒体生物合成减少 | 第17-18页 |
2.2.4 线粒体DNA突变 | 第18-19页 |
3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 | 第19-20页 |
3.1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高血压 | 第19页 |
3.2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 第19-20页 |
4 线粒体呼吸链 | 第20-22页 |
4.1 线粒体呼吸链酶 | 第20-21页 |
4.2 运动对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的影响 | 第21-22页 |
5 长期有氧运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 第22-24页 |
5.1 心肌胰岛素敏感性的提高 | 第22页 |
5.2 心肌线粒体功能的改善 | 第22-24页 |
5.2.1 有氧运动降低ROS的绝对增多 | 第22-23页 |
5.2.2 有氧运动调节心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 第23-24页 |
6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24-25页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25-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32页 |
1.1 材料 | 第25-27页 |
1.1.1 实验动物 | 第25页 |
1.1.2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1.1.3 实验试剂 | 第26页 |
1.1.4 常用液体 | 第26-27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27-31页 |
1.2.1 运动模型及训练方案 | 第27页 |
1.2.2 葡萄糖耐受性测试(OGTT) | 第27页 |
1.2.3 胰岛素敏感性测试(IST) | 第27-28页 |
1.2.4 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检测 | 第28页 |
1.2.5 心肌超微结构观察 | 第28页 |
1.2.6 线粒体提取 | 第28页 |
1.2.7 线粒体蛋白定量 | 第28-29页 |
1.2.8 心肌线粒体氧自由基代谢指标 | 第29-30页 |
1.2.9 线粒体呼吸链功能指标 | 第30-31页 |
1.3 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2 实验结果 | 第32-43页 |
2.1 四组大鼠体重九周的变化趋势 | 第32-33页 |
2.2 四组大鼠葡萄糖耐受性和胰岛素敏感性 | 第33-34页 |
2.3 四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 | 第34-37页 |
2.4 四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 第37-39页 |
2.5 四组大鼠心肌线粒体复合酶活性测定 | 第39-41页 |
2.5.1 四组大鼠心肌线粒体复合酶Ⅰ活性测定 | 第39-40页 |
2.5.2 四组大鼠心肌线粒体复合酶Ⅱ活性测定 | 第40页 |
2.5.3 四组大鼠心肌线粒体复合酶Ⅲ活性测定 | 第40-41页 |
2.5.4 四组大鼠心肌线粒体复合酶Ⅳ活性测定 | 第41页 |
2.6 四组大鼠心肌线粒体自由基代谢 | 第41-43页 |
2.6.1 四组大鼠心肌线粒体SOD活性测定 | 第41-42页 |
2.6.2 四组大鼠心肌线粒体MDA活性的测定 | 第42-43页 |
3 讨论 | 第43-48页 |
3.1 9周有氧运动对SHR大鼠体重的影响 | 第43页 |
3.2 有氧运动对SHR大鼠葡萄糖耐受量和胰岛素耐受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 有氧运动对SHR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 第44页 |
3.4 有氧运动对SHR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44页 |
3.5 有氧运动对SHR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Ⅰ-Ⅳ的影响 | 第44-45页 |
3.6 有氧运动对SHR大鼠心肌线粒体氧自由基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 第45-48页 |
3.6.1 有氧运动对SHR大鼠心肌线粒体SOD的影响 | 第46页 |
3.6.2 有氧运动对SHR大鼠心肌线粒体MDA的影响 | 第46-48页 |
4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