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洛河样带农村生活用能分异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1.2.1 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1.2.2 相关理论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第19-2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9页 |
1.4.3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4.4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与用能状况 | 第22-30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2-26页 |
2.1.1 自然环境 | 第23-25页 |
2.1.2 社会经济发展 | 第25-26页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26-28页 |
2.2.1 实地调查 | 第26-27页 |
2.2.2 统计数据 | 第27-28页 |
2.2.3 DEM和遥感影像数据 | 第28页 |
2.3 研究区域生活用能概况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农村生活用能的区域分异 | 第30-47页 |
3.1 区域划分与生活用能分异特征 | 第30-35页 |
3.1.1 区域类型划分 | 第30-31页 |
3.1.2 不同类型区域生活用能分异及成因 | 第31-35页 |
3.2 农村生活用能区域分异成因的定量分析 | 第35-45页 |
3.2.1 贡献率模型 | 第35-36页 |
3.2.2 影响因素的选择 | 第36-38页 |
3.2.3 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45页 |
3.3 区域视角生活用能分异的形成机理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农户生活用能分异 | 第47-62页 |
4.1 农户划分与生活用能分异特征 | 第47-54页 |
4.1.1 农户类型划分 | 第47-49页 |
4.1.2 不同类型农户特征 | 第49-50页 |
4.1.3 不同类型农户生活用能分异及成因 | 第50-54页 |
4.2 农户生活用能分异成因的定量分析 | 第54-60页 |
4.2.1 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 | 第54-56页 |
4.2.2 影响因素分析 | 第56-60页 |
4.3 农户视角生活用能分异的形成机理 | 第60-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6页 |
5.1 结论与启示 | 第62-64页 |
5.1.1 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5.1.2 启示 | 第63-64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64-65页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附录:农村生活能源调查问卷 | 第72-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