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写、符号及术语说明 | 第13-14页 |
1.文献综述 | 第14-3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MOCA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1.2.1 MOCA的性质及用途 | 第15-16页 |
1.2.2 传统液体酸催化合成MOCA | 第16-18页 |
1.2.3 固体酸催化合成MOCA | 第18-20页 |
1.3 杂多酸的结构与性质 | 第20-25页 |
1.3.1 杂多酸的结构 | 第20-22页 |
1.3.2 杂多酸的酸性及酸催化作用 | 第22-23页 |
1.3.3 杂多酸的氧化性及氧化催化作用 | 第23页 |
1.3.4 杂多酸的"假液相"行为 | 第23-24页 |
1.3.5 杂多酸的热稳定性 | 第24-25页 |
1.4 杂多酸固载化研究 | 第25-32页 |
1.4.1 杂多酸固载化一般原理 | 第25页 |
1.4.2 载体的作用 | 第25-26页 |
1.4.3 活性炭固载杂多酸 | 第26-27页 |
1.4.4 氧化物固载杂多酸 | 第27-28页 |
1.4.5 MCM-41分子筛固载杂多酸 | 第28-29页 |
1.4.6 其他载体固载杂多酸 | 第29-30页 |
1.4.7 杂多酸的固载方法 | 第30-32页 |
1.5 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 第32-34页 |
1.5.1 催化剂的失活 | 第33-34页 |
1.5.2 催化剂的再生 | 第34页 |
1.6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34-36页 |
2.实验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36-46页 |
2.1 课题研究内容 | 第36页 |
2.2 实验设备及试剂 | 第36-38页 |
2.2.1 实验设备 | 第36-37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37-38页 |
2.3 反应装置与实验步骤 | 第38-39页 |
2.3.1 反应装置 | 第38页 |
2.3.2 实验步骤 | 第38-39页 |
2.4 产物的分析与检测 | 第39-43页 |
2.4.1 定性分析 | 第39-41页 |
2.4.2 定量分析 | 第41-43页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第43-44页 |
2.6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4-46页 |
2.6.1 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分析(BET) | 第44页 |
2.6.2 氨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第44-45页 |
2.6.3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 第45页 |
2.6.4 热重-差热分析(TG) | 第45页 |
2.6.5 X射线衍射(XRD) | 第45页 |
2.6.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45-46页 |
3.杂多酸催化合成MOCA的工艺优化 | 第46-67页 |
3.1 不同杂多酸催化剂的表征结果分析 | 第46-51页 |
3.1.1 N_2吸附-脱附等温线分析 | 第46-48页 |
3.1.2 FT-IR分析 | 第48-50页 |
3.1.3 NH_3-TPD分析 | 第50-51页 |
3.2 不同杂多酸催化性能比较 | 第51-54页 |
3.3 反应工艺条件优化结果分析 | 第54-64页 |
3.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54-57页 |
3.3.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57-59页 |
3.3.3 邻氯苯胺与甲醛摩尔比的影响 | 第59-61页 |
3.3.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61-63页 |
3.3.5 甲醒汽化的影响 | 第63-64页 |
3.4 杂多酸HPW与HY(7.5)分子筛催化效果比较 | 第64-6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4.固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 | 第67-79页 |
4.1 引言 | 第67页 |
4.2 制备固载型杂多酸 | 第67-68页 |
4.3 载体对杂多酸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8-70页 |
4.4 不同固载量对HPW/C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70-73页 |
4.5 固载型磷钨酸催化剂表征 | 第73-78页 |
4.5.1 FT-IR分析 | 第73-76页 |
4.5.2 XRD分析 | 第76-77页 |
4.5.3 SEM分析 | 第77-7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5.固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 第79-89页 |
5.1 催化剂HPW/C的循环使用 | 第79-81页 |
5.2 催化剂HPW/C的再生 | 第81-82页 |
5.2.1 空气焙烧失活催化剂 | 第81页 |
5.2.2 苯洗再生失活催化剂 | 第81页 |
5.2.3 再生失活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 第81-82页 |
5.3 催化剂HPW/C表征结果分析 | 第82-87页 |
5.3.1 FT-IR分析 | 第82-83页 |
5.3.2 TG分析 | 第83-84页 |
5.3.3 NH_3-TPD分析 | 第84-85页 |
5.3.4 XRD分析 | 第85-86页 |
5.3.5 SEM分析 | 第86-87页 |
5.4 固载型HPW/C催化剂失活原因分析 | 第87-8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6.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89-92页 |
6.1 总结 | 第89-90页 |
6.2 问题与展望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