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县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及调控路径--以长株潭地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1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途径第9页
        1.1.2 新常态下城乡关系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第9页
        1.1.3 乡村地域正经历转型发展第9-10页
        1.1.4 统筹城乡土地配置研究有待深化第10页
    1.2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3 研究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第11-12页
        1.3.1 深化城乡统筹发展及土地利用配置的理论研究方法第11页
        1.3.2 探索不同城乡发展模式下县域土地配置调控路径第11-12页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第12-17页
        1.4.1 城乡关系及城乡统筹发展第12-14页
        1.4.2 土地利用及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第14-15页
        1.4.3 土地利用布局与优化配置第15-16页
        1.4.4 研究进展述评第16-17页
    1.5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5.1 长株潭地区城乡统筹时空格局与类型划分第17页
        1.5.2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第17-18页
        1.5.3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调控路径第18页
    1.6 研究方法第18-20页
        1.6.1 耦合协调度模型第18页
        1.6.2 加速遗传算法投影寻踪模型第18页
        1.6.3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第18页
        1.6.4 计量地理模型第18-19页
        1.6.5 多目标规划模型第19页
        1.6.6 灰色关联分析法第19-20页
    1.7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城乡统筹与土地优化配置的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1-25页
    2.1 相关概念第21页
        2.1.1 城乡统筹发展第21页
        2.1.2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第21页
    2.2 基本研究理论第21-25页
        2.2.1 系统理论第21-22页
        2.2.2 区位理论第22页
        2.2.3 地租理论第22-23页
        2.2.4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第23页
        2.2.5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第23-25页
第三章 长株潭地区城乡统筹时空格局与类型划分第25-40页
    3.1 长株潭区域概况第25页
    3.2 长株潭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演变过程第25-34页
        3.2.1 城乡统筹发展演变过程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第25-28页
        3.2.2 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耦合协调度时空格局第28-30页
        3.2.3 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两两耦合协调度时空格局第30页
        3.2.4 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协调发展优化路径第30-34页
    3.3 长株潭地区城乡统筹绩效评价第34-38页
        3.3.1 城乡统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4页
        3.3.2 城乡统筹绩效评价方法——加速遗传算法投影寻踪模型(RAGA-PPC)第34-35页
        3.3.3 城乡统筹绩效空间分异特征分析——ESDA方法第35-36页
        3.3.4 城乡统筹绩效时序变化及空间分异特征第36-38页
    3.4 长株潭地区城乡统筹类型划分及优化路径第38-40页
第四章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第40-52页
    4.1 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特征分析方法第40-41页
        4.1.1 土地利用多样化分析第40页
        4.1.2 土地利用集中化分析第40-41页
        4.1.3 土地利用组合类型分析第41页
        4.1.4 土地利用综合程度分析第41页
    4.2 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数量特征及空间布局第41-43页
    4.3 城乡统筹视角下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内涵分析第43-46页
        4.3.1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目标第43-44页
        4.3.2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原则第44-45页
        4.3.3 城乡统筹中土地利用优化配置需求分析第45-46页
    4.4 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模型构建第46-50页
        4.4.1 变量设定第46页
        4.4.2 约束方程建立第46-48页
        4.4.3 目标函数建立第48页
        4.4.4 模型求解第48-50页
    4.5 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方案择优第50-52页
        4.5.1 灰色关联择优指标体系构建第50页
        4.5.2 灰色关联择优分析第50-52页
第五章 城乡统筹视角下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调控路径第52-55页
    5.1 不同城乡统筹类型土地利用优化配置调控路径第52页
    5.2 统筹城乡土地利用优化调控路径第52-53页
    5.3 统筹人-地-业挂钩的土地利用优化调控路径第53页
    5.4 构建新型城乡用地格局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机制第53-55页
第六章 结论、讨论与创新之处第55-57页
    6.1 结论第55-56页
    6.2 讨论第56页
    6.3 创新之处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致谢第64-65页
作者简介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南省土地分区研究
下一篇:安化县合理土地储备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