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铌镥酸铅基反铁电储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中文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中文文摘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储能电容器概述第12-15页
        1.1.1 储能原理及储能密度计算第12-14页
        1.1.2 提高储能密度方式第14-15页
    1.2 高储能介电材料分类第15-17页
        1.2.1 反铁电体材料第15-16页
        1.2.2 弛豫型铁电体材料第16页
        1.2.3 玻璃陶瓷介电材料第16-17页
        1.2.4 聚合物介电材料第17页
    1.3 反铁电体概述第17-20页
        1.3.1 反铁电体的研究历史第17-18页
        1.3.2 反铁电体的特点第18-19页
        1.3.3 反铁电体的应用第19-20页
    1.4 PLN基反铁电材料第20-21页
    1.5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1-22页
        1.5.1 选题依据第21页
        1.5.2 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实验原理与测试方法第22-31页
    2.1 陶瓷制备原理及方法第22-25页
        2.1.1 原料及设备第22-23页
        2.1.2 工艺流程第23-25页
    2.2 晶体生长原理及方法第25-26页
        2.2.1 晶体生长原理第25页
        2.2.2 晶体生长方法第25-26页
    2.3 研究方法及测试手段第26-31页
        2.3.1 陶瓷密度的测量与计算第26-27页
        2.3.2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27页
        2.3.3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第27-28页
        2.3.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第28页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第28-29页
        2.3.6 介电性能分析第29页
        2.3.7 铁电性能分析第29-31页
第三章 (La_xPb_(1-3x/2))(Lu_(1/2)Nb_(1/2))O_3反铁电陶瓷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第31-44页
    3.1 摘要第31页
    3.2 前言第31-32页
    3.3 La-PLN陶瓷的制备第32-35页
        3.3.1 合成、烧结温度的确定第32-34页
        3.3.2 陶瓷制备过程第34-35页
    3.4 La-PLN陶瓷的结构和性能第35-42页
        3.4.1 X射线粉末衍射谱及结构分析第35-36页
        3.4.2 陶瓷微观形貌与密度计算第36-37页
        3.4.3 介电性能第37-39页
        3.4.4 反铁电性能第39-42页
    3.5 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Na_xLa_xPb_(1-2x)(Lu_(1/2)Nb_(1/2))O_3反铁电陶瓷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第44-56页
    4.1 摘要第44页
    4.2 前言第44-45页
    4.3 Na-La-PLN陶瓷的制备第45页
    4.4 Na-La-PLN陶瓷的结构和性能第45-54页
        4.4.1 X射线粉末衍射谱及结构分析第46-47页
        4.4.2 陶瓷微观形貌与密度计算第47-49页
        4.4.3 介电性能第49-51页
        4.4.4 反铁电性能第51-54页
    4.5 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La_(0.011)Pb_(0.984)(Lu_(1/2)Nb_(1/2))O_3反铁电单晶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第56-65页
    5.1 摘要第56页
    5.2 前言第56-57页
    5.3 晶体生长第57-58页
    5.4 La-PLN晶体的结构和性能第58-63页
        5.4.1 结构分析第58-59页
        5.4.2 介电性能第59-60页
        5.4.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第60-61页
        5.4.4 反铁电性能第61-63页
    5.5 小结第63-6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6.1 La-PLN陶瓷体系第65页
    6.2 Na/La-PLN陶瓷体系第65页
    6.3 La-PLN晶体第65-66页
    6.4 工作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4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4-76页
致谢第76-78页
个人简历第78-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i1.2Mn0.6Ni0.2O2正极材料的改性研究
下一篇:含二茚并咔唑的共聚物的设计、合成、表征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