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中文文摘 | 第6-11页 |
绪论 | 第11-25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2页 |
1.3 锂离子正极材料简介 | 第12-18页 |
1.3.1 尖晶石结构(LiMn_2O_4,Spinel)正极材料 | 第12-14页 |
1.3.2 橄榄石结构(LiFePO_4,Olivine)正极材料 | 第14-15页 |
1.3.3 层状结构正极材料 | 第15-18页 |
1.4 富锂-錳基(xLi_2MnO_3·(1-x)LiMn_(0.5)Ni_(0.5)O_2)正极材料简介 | 第18-24页 |
1.4.1 基本结构特征和电化学性能 | 第18-22页 |
1.4.2 存在的问题及其改性研究 | 第22-24页 |
1.5 选题的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5.1 选题的意义 | 第24页 |
1.5.2 研究的内容 | 第24-25页 |
第一章 实验部分 | 第25-28页 |
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5-26页 |
1.1.1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1.1.2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1.2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测试 | 第26-28页 |
1.2.1 正极材料的制备与电池组装 | 第26-27页 |
1.2.2 电化学性能的测试 | 第27-28页 |
第二章 乙炔黑表面修饰提升Li_(1.2)Mn_(0.6)Ni_(0.2)O_2的电化学性能 | 第28-43页 |
2.1 引言 | 第28-2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9-30页 |
2.2.1 样品制备 | 第29页 |
2.2.2 样品表征 | 第29-30页 |
2.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42页 |
2.3.1 结构分析 | 第30-33页 |
2.3.2 形貌与表面微结构 | 第33-35页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35-36页 |
2.3.4 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6-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Na/Al掺提高Li_(1.2)Mn_(0.6)Ni_(0.2)O_2的电化学性能 | 第43-65页 |
3.1 引言 | 第43-4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3.2.1 样品制备 | 第44页 |
3.2.2 样品表征 | 第44-45页 |
3.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1页 |
3.3.1 结构与形貌 | 第45-48页 |
3.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48-51页 |
3.4 电化学性能 | 第51-63页 |
3.4.1 循环稳定性 | 第51-55页 |
3.4.2 倍率性能 | 第55-56页 |
3.4.3 电压衰减 | 第56-57页 |
3.4.4 高温性能 | 第57-59页 |
3.4.5 界面稳定性 | 第59-6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