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农业信贷论文

基于演化博弈的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演进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1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2-17页
        一、有关农业价值链融资方面的研究第12-16页
        二、有关融资模式演进方面的研究第16页
        三、文献评述第16-17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7-19页
        一、研究方法第17页
        二、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19-21页
        一、可能的创新点第19-20页
        二、不足之处第20-21页
第二章 农业价值链融资与演化博弈相关理论第21-30页
    第一节 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相关理论第21-25页
        一、农业价值链融资理论第21页
        二、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第21-25页
    第二节 演化博弈理论介绍第25-27页
        一、演化博弈理论第25-26页
        二、演化稳定策略第26-27页
        三、复制者动态第27页
    第三节 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演进的理论基础第27-30页
        一、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演进是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第27-28页
        二、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演进的演化机制第28页
        三、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演进的规律性第28-30页
第三章 农业价值链外部融资模式的演化博弈分析第30-51页
    第一节“农户+银行”融资模式分析第30-31页
        一、基本假设与博弈模型第30-31页
        二、模型结果分析第31页
    第二节“农户+龙头企业+银行”融资模式的演化博弈分析第31-34页
        一、基本假设与模型建立第32-33页
        二、演化稳定策略分析第33-34页
        三、模型结果稳定性分析第34页
    第三节“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银行”融资模式的演化博弈分析第34-41页
        一、前提假设与模型建立第35页
        二、演化稳定策略分析第35-37页
        三、银行与农户博弈模型II系统稳定性分析第37-39页
        四、“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银行”融资模式模型结果分析第39-41页
    第四节“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保险+银行”融资模式演化博弈分析第41-51页
        一、“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保险+银行”融资模式介绍第41-42页
        二、基本假设与模型建立第42-43页
        三、模型演化稳定策略分析第43-44页
        四、银行与农户博弈模型III系统稳定性分析第44-48页
        五、“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银行+农业保险”融资模式模型结果分析第48-51页
第四章 四川资阳市生猪价值链“六方合作+保险”模式第51-57页
    第一节 产生背景第51-52页
    第二节 基本模式第52-53页
    第三节“六方合作+保险”模式的主要特点第53-55页
        一、以协会为平台,有效促进产业发展第53-54页
        二、政府推动,引导“六方合作+保险”模式发展第54页
        三、以产业为核心,促进各主体良性发展第54页
        四、以防范风险为基础,保障产业健康运行第54-55页
    第四节“六方合作+保险”模式的创新第55-57页
        一、产业链组织关系创新,保障农户收益第55页
        二、生产方式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第55页
        三、财政支农方式创新,改进金融支农渠道第55-56页
        四、引入风险防范机制创新,保障信贷资金的安全第56-57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7-62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57-59页
        一、现阶段存在的主要融资模式的不可持续性第57-58页
        二、强调引入农业保险的必要性第58页
        三、“六方合作+保险”融资模式的可复制性第58-59页
    第二节 政策建议第59-62页
        一、政府应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引导和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第59-60页
        二、龙头企业要合理分配资源,为链内交易对象提供融资担保第60页
        三、专业合作社要有效实施监管惩罚措施,督促农户及时还款第60页
        四、个体农户应主动偿还债务,提升自身信用第60-61页
        五、银行积极参与改革,转变融资方式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模式研究
下一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定价行为研究--基于双边市场理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