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领导论文--群众路线论文

党的群众路线视角下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研究--以山东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10页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第7页
 (二)学术研究综述第7-8页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8-10页
一、相关理论的基本内涵第10-14页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第10-11页
 (二)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内涵第11-14页
  1.公共就业服务的内涵第11页
  2.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内涵第11-14页
二、群众路线是实现均等化的重要指导,实现均等化是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第14-21页
 (一)群众路线是实现均等化的重要指导第14-15页
 (二)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均等化是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第15-16页
 (三)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要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第16-19页
  1.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作用第16-18页
  2.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意义第18页
  3.在实践中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需把握的具体原则第18-19页
 (四)政府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缘由第19-21页
  1.全社会的就业情况要求政府统一制定规划组织第19页
  2.当前我国各地区劳动力市场普遍结构性失衡第19-20页
  3.弱势群体需要就业政策的倾斜来保障其公平第20-21页
三、山东省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第21-27页
 (一)山东省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发展现状第21-24页
  1.注重就业制度统筹化设计,初步实现就业政策普惠共享第21页
  2.注重平台载体一体化建设,初步实现服务对象全面覆盖第21-22页
  3.注重信息系统集约化使用,初步实现技岗人岗全面对接第22-23页
  4.注重服务行为满意化效果,初步实现服务效能全面提升第23-24页
 (二)山东省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第24页
 (三)山东省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问题原因所在第24-27页
  1.地区之间公共就业服务投入不均衡第24-25页
  2.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公共就业服务投入不足第25页
  3.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第25-27页
四、山东省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改善措施和发展趋势第27-32页
 (一)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给予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法制保障第27页
  1.跟进立法需要第27页
  2.细化操作规范第27页
  3.明确立法重点第27页
 (二)增强政府部门管理能力,给予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责任保障第27-28页
  1.整合实现服务资源效能最大化第28页
  2.巩固实现基层服务平台的服务水平第28页
 (三)完善就业服务制度体系,增强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制度保障第28-29页
  1.落实现有服务制度,体现普惠性第28页
  2.探索实行购买服务制度,体现公平性第28-29页
  3.健全各种规范衔接制度,体现灵活性第29页
 (四)改革公共财政分配方式,给予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资金保障第29页
  1.加大财政改革力度第29页
  2.建立基本就业服务经费保障制度第29页
  3.作为一个整体来解决金融问题的关键领域第29页
 (五)加强数字化社区筹建,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信息保障第29-30页
  1.突出推动“就业E社区”建设第29-30页
  2.突出推动实名制数据管理第30页
  3.突出推动个性化信息服务第30页
 (六)完善绩效考核考评机制,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监督保障第30-32页
  1.建立服务均等化的绩效考核考评机制第30页
  2.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评价过程第30页
  3.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绩效评估体系第30-32页
结语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社会公正观视域下的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以《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为研究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