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世界各国广播、电视事业论文--中国论文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发展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绪论第6-13页
 (一)研究缘起第6-7页
 (二)研究内容第7页
 (三)研究价值与可行性第7-10页
  1.研究价值第7-8页
  2.研究的可行性第8-10页
 (四)研究现状分析第10-11页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第11-13页
  1.研究方法第11-12页
  2.研究创新点第12-13页
一、媒介融合的含义第13-22页
 (一)媒介融合的内涵第13-15页
 (二)媒介融合的表现形式第15-19页
  1.媒介科技融合第15-16页
  2.媒介组织融合第16页
  3.媒介内容融合第16-17页
  4.媒介规制融合第17-19页
 (三)媒介融合的特征第19-22页
  1.基于数字的网络传输平台和传播的非线性第19页
  2.终端设备的多元化第19-20页
  3.媒介产业边界的模糊化第20页
  4.传播的交互性特征明显第20-22页
二、媒介融合对广播业的影响第22-31页
 (一)改变了广播的传播方式,催生了新的广播形态第22-26页
  1.数字音频广播第22-23页
  2.网络广播第23-24页
  3.移动广播第24-25页
  4.播客第25-26页
 (二)改变了传统广播的产业链第26-28页
  1.内容制作第27页
  2.内容传输第27页
  3.内容接收终端第27-28页
  4.产业价值链的延伸第28页
 (三)改变了受众市场第28-31页
  1.传受角色的变化,互动的加强第28-29页
  2.分众趋势明显第29-30页
  3.受众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和受众对媒介依赖性增强第30-31页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遇到的发展困境第31-35页
 (一)内容丰富,但同质化现象明显第31-32页
 (二)互动加强,但互动系统不完善第32-33页
 (三)经营观念落后,经营方式单一第33页
 (四)各频率定位模糊,发展情况参差不齐第33-35页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生存路径第35-51页
 (一)内容生产是根本,以“思想媒体”为核心竞争力第35-37页
  1.重视深度报道和独家解读第35-36页
  2.坚持以“新闻资讯”、“互动类”和“音乐类”节目为主第36-37页
 (二)受众是中心,重视UGC和客户需要,完善互动体系第37-39页
  1.以受众为中心,完善互动体系第37-39页
  2.以受众为中心,完善服务功能第39页
 (三)多种经营,打破单一的盈利模式第39-42页
  1.同一的“多重售卖”第40页
  2.积极开发增值服务和产品第40-41页
  3.充分利用受众资源,进军电商第41页
  4.优质频率,实行付费点播第41-42页
  5.跨媒体合作,延伸广播产业的价值链第42页
 (四)再造业务流程和重构组织结构第42-44页
  1.业务流程的再造:从单媒体向融媒体的转变第42-44页
  2.组织结构的重构:从按媒介类型划分向按业务流程中各个要素架构转变第44页
 (五)积极布局新兴媒体和数字广播,完善可视化广播第44-47页
  1.积极布局以网站、微博、微信等为主体的新媒体第45-46页
  2.大力发展数字广播第46页
  3.完善可视化广播第46-47页
 (六)集团化发展的尝试第47-49页
 (七)中国广播云平台建设第49-51页
结语第51-52页
注释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55-56页
致谢第56-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内电视媒体与商业网站的体育赛事直播节目比较研究
下一篇:国内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叙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