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降雨特性分析和绿地产汇流特性模拟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9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城市降雨特性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城市绿地产汇流特性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合肥市降雨特性分析 | 第18页 |
·绿地产汇流特性模拟试验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合肥市降雨特性分析 | 第19-32页 |
·合肥市基本概况 | 第19-21页 |
·合肥市地理环境概况 | 第19页 |
·合肥市气候概况 | 第19页 |
·合肥市城市化进程概况 | 第19-20页 |
·合肥市水资源和供用水概况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降雨基础资料的选取 | 第23-24页 |
·合肥市降雨特性分析 | 第24-26页 |
·年降雨特性 | 第24-25页 |
·季、月降雨特性 | 第25-26页 |
·合肥市降雨变化趋势分析 | 第26-31页 |
·年、季降雨变化趋势 | 第26-28页 |
·月降雨变化趋势 | 第28-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模拟降雨装置的研制和率定 | 第32-43页 |
·概述 | 第32页 |
·模拟降雨实验雨型的确定 | 第32-34页 |
·模拟降雨装置设计 | 第34-38页 |
·模拟降雨装置总体布置 | 第34-35页 |
·供水和自控系统设计 | 第35-36页 |
·喷洒系统设计 | 第36-38页 |
·模拟降雨装置率定 | 第38-42页 |
·降雨强度的率定 | 第38页 |
·降雨均匀性的率定 | 第38-40页 |
·雨滴粒径的率定 | 第40-42页 |
·模拟降雨装置实验参数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城市绿地产汇流特性研究 | 第43-61页 |
·概述 | 第43页 |
·实验设计 | 第43-45页 |
·实验下垫面设计 | 第43-45页 |
·实验安排设计 | 第45页 |
·不同因素对裸土下垫面降雨径流的影响研究 | 第45-50页 |
·降雨强度对降雨径流的影响 | 第45-46页 |
·降雨历时对降雨径流的影响 | 第46-47页 |
·坡度对降雨径流的影响 | 第47-49页 |
·土壤初始含水率对降雨径流的影响 | 第49-50页 |
·不同因素对绿地下垫面降雨径流的影响研究 | 第50-54页 |
·降雨强度对降雨径流的影响 | 第50-51页 |
·降雨历时对降雨径流的影响 | 第51-52页 |
·坡度对降雨径流的影响 | 第52-53页 |
·土壤初始含水率对降雨径流的影响 | 第53-54页 |
·不同因素对绿地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研究 | 第54-56页 |
·降雨强度对绿地入渗能力的影响 | 第54-55页 |
·降雨历时对绿地入渗能力的影响 | 第55页 |
·坡度对绿地入渗能力的影响 | 第55-56页 |
·土壤初始含水率对绿地入渗能力的影响 | 第56页 |
·不同因素对绿地径流系数的影响 | 第56-59页 |
·降雨强度对绿地径流系数的影响 | 第57-58页 |
·降雨历时对绿地径流系数的影响 | 第58页 |
·降雨量对绿地径流系数的影响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