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太平洋新生代海山纬向迁移对富钴结壳生长环境的影响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现状及发现问题 | 第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区地质背景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样品和研究方法 | 第11-15页 |
·样品概况 | 第11-12页 |
·样品预处理及分析方法 | 第12-14页 |
·样品预处理 | 第12-13页 |
·电子探针分析 | 第13页 |
·激光剥蚀分析 | 第13-14页 |
·Os同位素分析 | 第14页 |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14-15页 |
第三章 富钴结壳的年代学研究 | 第15-22页 |
·年代学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Os同位素地层年代学 | 第16-18页 |
·富钴结壳的年代框架 | 第18-22页 |
·CLD34-2的年代框架 | 第18-19页 |
·CLD50的年代框架 | 第19-22页 |
第四章 富钴结壳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22-26页 |
·富钴结壳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22-25页 |
·富钴结壳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25-26页 |
第五章 富钴结壳的生长与海山迁移的关系 | 第26-41页 |
·富钴结壳典型的三层构造及其成因分析 | 第26-34页 |
·中—西太平洋富钻结壳生长间断出现的规律 | 第34-37页 |
·晚始新世—中中新世热带辐合带的移动 | 第37-38页 |
·结壳的生长与热带辐合带的关系 | 第38-4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