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地区乡土营造中的檐下承托系统初探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1.课题来源 | 第8页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3. 研究内容 | 第9页 |
4. 研究基础与方法 | 第9-10页 |
附图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一种特殊的檐下斜撑 | 第11-27页 |
·关于撑拱 | 第11-16页 |
·初识撑拱 | 第11-14页 |
·历史沿革 | 第14-16页 |
·区域做法 | 第16-20页 |
·构造方式与表现形式 | 第20-27页 |
·构造方式 | 第20-24页 |
·材料特性 | 第24页 |
·装饰表现 | 第24-27页 |
第二章 檐下承托系统 | 第27-34页 |
·组织与结构 | 第27-30页 |
·组合与变体 | 第30-32页 |
·多样与复杂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结构与建构 | 第34-40页 |
·支撑与连接 | 第34-37页 |
·细部与节点 | 第37-40页 |
·长乐村金大宗祠 | 第37-38页 |
·新叶村文昌阁 | 第38-39页 |
·诸葛村民居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纹饰与图像 | 第40-45页 |
·图像装饰 | 第40-42页 |
·表现内容 | 第40-41页 |
·表现方式 | 第41-42页 |
·图像意义 | 第42-45页 |
第五章 黄山八面厅中的檐下承托系统 | 第45-56页 |
·黄山八面厅概况 | 第45-47页 |
·建筑细部自身的叙事系统 | 第47-56页 |
·同一与差异 | 第49-51页 |
·微缩与繁复 | 第51-54页 |
·片段与组合 | 第54-56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