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学新闻教育的课程研究--以燕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一) 民国新闻教育的著作分析 | 第10-11页 |
(二) 民国新闻教育的期刊论文分析 | 第11页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2页 |
五、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六、创新点 | 第13页 |
七、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民国大学新闻教育的产生 | 第15-20页 |
一、报刊发展的需要和报界的呼吁 | 第15-17页 |
二、教育工作者的推动 | 第17-19页 |
三、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影响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两所典型大学新闻系的课程 | 第20-29页 |
一、燕京大学新闻系 | 第20-23页 |
(一) 燕京大学新闻系的建立 | 第20-21页 |
(二) 燕京大学新闻系的课程设置 | 第21-23页 |
二、复旦大学新闻系 | 第23-29页 |
(一) 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建立 | 第24-25页 |
(二) 复旦大学新闻系的课程设置 | 第25-29页 |
第三章 民国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 | 第29-34页 |
一、课程目标: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第29-30页 |
二、课程内容:注重通识教育 | 第30-31页 |
三、课程实施: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 | 第31-34页 |
第四章 民国大学新闻教育课程的当代启示 | 第34-40页 |
一、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闻人才 | 第34-36页 |
二、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 第36-37页 |
三、培养理论和实践能力协同发展的新闻人才 | 第37-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