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英文缩略表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副猪嗜血杆菌简介 | 第11-15页 |
| ·病原学 | 第11页 |
| ·致病机理 | 第11-13页 |
| ·流行病学 | 第13页 |
|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第13-14页 |
| ·诊断 | 第14页 |
| ·预防 | 第14-15页 |
| ·CDT的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 ·CDT简介 | 第15页 |
| ·CDT的结构及酶活性 | 第15-16页 |
| ·CDT的内化 | 第16页 |
| ·CDT细胞毒性机制的研究 | 第16-18页 |
| ·CDT引起的炎症反应 | 第18-20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副猪嗜血杆菌细胞致死膨胀毒素的细胞毒性机制 | 第21-4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6页 |
| ·菌株和细胞 | 第21页 |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1页 |
| ·信号肽预测 | 第21-22页 |
| ·cdtA,cdtB和cdtC基因扩增 | 第22页 |
| ·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第22页 |
| ·CdtA,CdtB和CdtC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 第22-23页 |
| ·DNase活性试验 | 第23页 |
| ·γ-H2A.X间接流式分析 | 第23页 |
| ·细胞周期分析 | 第23页 |
| ·细胞凋亡分析 | 第23-24页 |
| ·激光共聚焦试验 | 第24页 |
| ·Western blot | 第24页 |
| ·荧光定量RT-PCR | 第24-25页 |
| ·细胞处理及表达谱芯片分析 | 第25页 |
| ·差异基因表达的验证 | 第25页 |
| ·数据分析 | 第25-26页 |
| ·结果 | 第26-38页 |
| ·信号肽预测 | 第26页 |
| ·cdtA,cdtB和cdtC基因扩增 | 第26-27页 |
| ·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第27-28页 |
| ·CdtA,CdtB和CdtC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 第28-29页 |
| ·DNase活性试验 | 第29页 |
| ·CdtB引起细胞DNA双链断裂 | 第29-30页 |
| ·CDT诱导PAM和PK-15细胞周期阻滞 | 第30-33页 |
| ·CDT诱导的细胞凋亡 | 第33-34页 |
| ·CDT诱导p53依赖的细胞凋亡 | 第34-35页 |
| ·CDT各亚基作用细胞基因表达谱变化 | 第35-36页 |
| ·CDT各亚基作用细胞基因的变化 | 第36-38页 |
| ·讨论 | 第38-40页 |
| 第三章 全文结论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