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广州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国内外实践研究 | 第13-16页 |
·国内实践研究 | 第13-14页 |
·国外实践研究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理念与方法讨论 | 第16-21页 |
·概念及相互关系 | 第16-18页 |
·美丽乡村概念 | 第16-17页 |
·城乡一体化概念 | 第17页 |
·美丽乡村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讨论 | 第17-18页 |
·美丽乡村建设基本理念及方法 | 第18-21页 |
·以宜人理念建设美丽乡村,突出以人为本 | 第18-19页 |
·以文化理念融入美丽乡村,体现对乡村民俗的尊重 | 第19页 |
·以环保理念经营美丽乡村,注重可持续发展 | 第19-20页 |
·以实干理念实现美丽乡村,注重生态美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广州建设美丽乡村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1-31页 |
·总体情况 | 第21页 |
·广州建设美丽乡村的突出优势 | 第21-24页 |
·广州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 | 第21-22页 |
·广州有花城、历史文化名城和岭南文化的软实力 | 第22-23页 |
·广州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工程 | 第23-24页 |
·广州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其成效 | 第24-25页 |
·把名镇名村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 | 第24-25页 |
·把农村扶贫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 | 第25页 |
·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 第25页 |
·广州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9页 |
·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 第25-26页 |
·项目建设资金压力较大 | 第26页 |
·项目建设受政策限制 | 第26页 |
·村庄日常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 第26-27页 |
·城乡二元化现象明显 | 第27-29页 |
·广州建设美丽乡村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1页 |
·村庄重经济发展轻基础投入 | 第29页 |
·村庄重建设轻管理 | 第29页 |
·村民群众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 第29-30页 |
·农民主体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 第30页 |
·大量流动人员增加建设管理难度和成本 | 第30页 |
·政策性约束要求更加灵活的创新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国内外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模式及经验启示 | 第31-39页 |
·国外主要案例 | 第31-33页 |
·德国的“村庄更新” | 第31页 |
·日本的“造村运动” | 第31-32页 |
·荷兰的“农地整理” | 第32页 |
·韩国的“新村运动” | 第32-33页 |
·国内主要案例 | 第33-36页 |
·中国十大名村——浙江奉化滕头村 | 第33-34页 |
·五朵金花——成都三圣花乡 | 第34-35页 |
·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 | 第35-36页 |
·经验与启示 | 第36-39页 |
·转变政府角色,加大扶持力度 | 第36-37页 |
·注重区域文化的引领作用,因地制宜规划布局 | 第37页 |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自觉性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广州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及对策研究 | 第39-47页 |
·总体目标 | 第39页 |
·对策研究 | 第39-47页 |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 第39-41页 |
·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 第41-42页 |
·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 第42-43页 |
·创新乡村社会管理方式 | 第43-45页 |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45-46页 |
·凸显广州岭南乡村民俗文化特点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