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对象的动态监管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1章 社会救助对象动态监管制度概述 | 第12-19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社会救助对象 | 第12-13页 |
·社会救助对象动态化 | 第13页 |
·动态监管释义 | 第13-14页 |
·社会救助对象动态监管的重要意义 | 第14-15页 |
·社会救助对象动态监管困境 | 第15-17页 |
·专项资金保障的监管难题 | 第15-16页 |
·救助对象准入的监管困境 | 第16页 |
·救助对象退出的监管困境 | 第16-17页 |
·出现监管困境原因分析 | 第17-19页 |
·监管机构职责不协调 | 第17-18页 |
·监管方式不合理 | 第18页 |
·监管工作人员方面 | 第18-19页 |
第2章 社会救助对象动态监管的主体与原则 | 第19-24页 |
·社会救助对象监管的主体 | 第19-21页 |
·行政监督体系 | 第19-20页 |
·司法监督体系 | 第20-21页 |
·社会监督体系 | 第21页 |
·社会救助对象动态监管的原则 | 第21-24页 |
·分类监管原则 | 第21-22页 |
·监管公开原则 | 第22-23页 |
·公平对待原则 | 第23-24页 |
第3章 社会救助对象动态监管的内容 | 第24-34页 |
·救助资金的监督管理 | 第24-26页 |
·监督救助资金筹集到位 | 第24-25页 |
·监管救助资金合理使用 | 第25-26页 |
·救助对象家庭财产及收入的动态审核 | 第26-28页 |
·社会救助标准的动态调整 | 第28-29页 |
·发挥调整社会救助标准的主动性 | 第28页 |
·保障调整社会救助标准的及时性 | 第28-29页 |
·坚持社会救助标准调整的适度性 | 第29页 |
·社会救助对象准入的动态监管 | 第29-31页 |
·申请的监管 | 第30页 |
·审批的监管 | 第30-31页 |
·资金发放的监管 | 第31页 |
·社会救助对象退出的动态监管 | 第31-34页 |
·细化审查标准,确保退出的合理 | 第32-33页 |
·加强就业监管,实现退出的过度 | 第33-34页 |
第4章 社会救助对象动态监管的方式与责任追究 | 第34-42页 |
·社会救助对象动态监管的方式 | 第34-37页 |
·加强行政机关的动态监管 | 第34-35页 |
·保障司法机关的及时监督 | 第35-36页 |
·畅通社会公众的监督渠道 | 第36-37页 |
·社会救助对象动态监管的责任追究 | 第37-42页 |
·责任追究范围 | 第38-39页 |
·责任追究方式 | 第39-40页 |
·责任追究程序 | 第40-41页 |
·责任追究的落实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