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AsnC蛋白在布鲁氏菌胞内生存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前言第10-16页
第一部分 AsnC在布鲁氏菌胞内生存中的作用第16-40页
 1 材料第16-19页
   ·菌株、载体、细胞系及培养基第16-17页
   ·实验动物第17页
   ·主要试剂第17页
     ·分子实验所需试剂第17页
     ·动物实验所需要的试剂第17页
     ·细胞实验所需的试剂第17页
   ·主要仪器第17-18页
   ·引物第18-19页
 2. 实验方法第19-23页
   ·16MA△AsnC突变株的构建第19-21页
     ·引物的设计第19页
     ·突变盒及突变载体的构建第19-20页
     ·16M感受态的制备和电转第20页
     ·突变株的筛选与鉴定第20-21页
   ·16M△AsnC-C互补株的构建和鉴定第21页
     ·互补盒的构建第21页
     ·互补株的构建和鉴定第21页
   ·AsnC突变株的毒力表型分析第21-23页
     ·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1-22页
     ·体外刺激条件下的生存率第22页
     ·布鲁氏菌胞内存活实验第22页
     ·小鼠毒力实验第22-23页
 3. 结果第23-35页
   ·16M△AsnC突变株的构建和鉴定第23-27页
     ·缺失突变株构建的原理第23-24页
     ·突变盒的构建第24-25页
     ·突变盒的鉴定第25-26页
     ·突变株的筛选与鉴定第26-27页
   ·互补株的构建和鉴定第27-28页
   ·AsnC突变株毒力表型分析第28-35页
     ·生长曲线第28页
     ·体外应激实验第28-29页
     ·16M△AsnC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能力第29-30页
     ·小鼠毒力实验第30-35页
 4. 讨论第35-40页
   ·突变株互补株的构建第35-37页
     ·突变盒的构建第35-36页
     ·电转的优化第36页
     ·突变株和互补株的构建、鉴定分析第36-37页
   ·突变株毒力表型分析第37-40页
     ·AsnC基因缺失影响布鲁氏菌的生长特性第37页
     ·AsnC调控了布鲁氏菌对各种刺激环境中的抵抗和适应第37-38页
     ·感染方式和剂量的确定第38页
     ·AsnC调控了布鲁氏菌在巨噬细胞和小鼠体内的生存能力第38-40页
第二部分 AsnC表达及其毒力调控机制第40-52页
 1. 材料第40-41页
   ·菌株、细胞系、培养基第40页
   ·动物、细胞实验第40页
   ·主要试剂第40-41页
   ·引物第41页
 2 实验方法第41-44页
   ·RNA的提取第41-43页
     ·感染后小鼠脾脏体内总RNA的提取第41-42页
     ·侵染细胞总RNA的提取第42页
     ·体外刺激实验细菌的RNA提取第42-43页
   ·逆转录第43页
     ·DNA酶处理RNA第43页
     ·cDNA第一链合成(逆转录反应)第43页
   ·RT-POR第43-44页
   ·数据分析第44页
 3. 结果和分析第44-49页
   ·AsnC在细胞侵染、小鼠感染和体外刺激条件下的表达变化第44-46页
   ·细胞侵染过程中AsnC对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第46-47页
   ·小鼠感染过程中AsnC对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第47-48页
   ·AsnC对布鲁氏菌诱导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第48-49页
 4. 讨论第49-52页
   ·AsnC基因的体内为转录分析第49页
   ·AsnC基因对毒力基因的影响第49-52页
第三部分 AsnC家族蛋白的免疫保护作用第52-72页
 1. 实验材料第52-54页
   ·培养基第52页
   ·菌株及质粒第52页
   ·试剂和药品第52-53页
   ·缓冲液第53-54页
   ·实验动物第54页
   ·主要仪器第54页
 2. 实验方法第54-61页
   ·引物设计与合成第54-55页
   ·克隆载体的构建第55-57页
     ·基因的扩增第55-56页
     ·酶切和连接第56-57页
     ·表达克隆的鉴定第57页
   ·重组蛋白表达菌株第57页
   ·目的基因的诱导表达第57页
   ·SDS-PAGE可溶性分析第57-58页
   ·蛋白诱导表达条件的确立第58页
     ·蛋白诱导表达温度的确立第58页
     ·诱导剂浓度的确立第58页
     ·诱导表达时间的确立第58页
   ·目的蛋白的纯化第58-60页
     ·菌株的培养和诱导第58-59页
     ·蛋白纯化步骤第59页
     ·透析和浓缩第59-60页
     ·蛋白定量第60页
   ·蛋白的保护性分析第60-61页
     ·分组第60-61页
     ·蛋白的免疫与攻毒第61页
 3. 结果第61-68页
   ·目的基因的扩增第61-62页
   ·表达克隆的鉴定第62-63页
   ·目的基因的诱导表达第63-64页
   ·目的基因的可溶性第64-65页
   ·目的蛋白诱导表达条件的确定第65页
   ·目的蛋白的纯化第65-66页
   ·蛋白定量第66-67页
   ·蛋白的保护性分析第67-68页
     ·脾脏第67-68页
     ·小鼠脾脏中布鲁氏菌CFU的变化第68页
 4. 讨论第68-72页
   ·表达克隆的设计第68-69页
   ·目的基因的扩增第69页
   ·表达载体的筛选与目的基因的诱导表达第69页
   ·蛋白的纯化第69-70页
   ·蛋白免疫分析第70-72页
第四部分 小结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月季TFL1和SOC1基因的克隆及载体构建
下一篇:奶及奶制品中副结核分枝杆菌存活状态快速鉴定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