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风力机翼型研究现状 | 第11-27页 |
·国内外风力机主要翼型系列 | 第11-14页 |
·风力机翼型绕流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14-20页 |
·风力机翼型的设计方法研究 | 第20-25页 |
·风力机翼型的风洞试验研究 | 第25-27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7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论文组织 | 第27-30页 |
第二章 流动控制方程及数值求解方法 | 第30-48页 |
·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控制方程及其解法 | 第30-41页 |
·数值离散格式 | 第31-37页 |
·边界条件 | 第37-38页 |
·结合 - Reqtg 转捩判断方法的k-ω SST模型 | 第38-41页 |
·LES控制方程及其解法 | 第41-45页 |
·数值离散格式 | 第43-44页 |
·边界条件 | 第44-45页 |
·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并行技术 | 第45-46页 |
·嵌套网格方法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风力机翼型绕流的数值模拟 | 第48-76页 |
·基于RANS方法的风力机翼型绕流的气动分析 | 第48-57页 |
·基于RANS方法的风力机翼型常规迎角绕流的气动分析 | 第48-51页 |
·基于RANS方法的风力机翼型全流向绕流的气动分析 | 第51-57页 |
·基于LES方法的全流向翼型绕流气动分析 | 第57-75页 |
·并行性测试 | 第57-62页 |
·计算网格的比较 | 第62-63页 |
·风力机翼型全流向绕流的LES方法计算研究 | 第63-69页 |
·基于LES方法的风力机翼型全流向绕流的洞壁干扰影响研究 | 第69-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四章 风力机翼型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 第76-106页 |
·风力机翼型的设计要求 | 第76-78页 |
·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 第78-82页 |
·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79-80页 |
·代理模型及加点准则 | 第80-81页 |
·多目标的处理方法 | 第81-82页 |
·CST参数化方法 | 第82-83页 |
·不同相对厚度风力机翼型的优化设计 | 第83-104页 |
·薄风力机翼型的优化设计 | 第84-88页 |
·中等厚度风力机翼型的优化设计 | 第88-96页 |
·较厚风力机翼型的优化设计 | 第96-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五章 基于Adjoint方法的翼型优化设计 | 第106-136页 |
·基于Adjoint方法的气动优化设计原理 | 第106-108页 |
·Adjoint方程的推导及梯度求解 | 第108-119页 |
·无粘通量项对Adjoint方程的贡献 | 第108-109页 |
·粘性通量项对Adjoint方程的贡献 | 第109-114页 |
·粘性Adjoint方程的边界条件 | 第114-115页 |
·适合CFD求解的Adjoint方程 | 第115-116页 |
·梯度求解 | 第116-119页 |
·基于Adjoint方法的气动优化设计流程 | 第119-123页 |
·单、多设计点优化设计的流程 | 第119-121页 |
·BFGS拟牛顿优化算法 | 第121-122页 |
·线搜索方法 | 第122-123页 |
·Hicks-Henne参数化方法与网格扰动 | 第123-125页 |
·Hicks-Henne参数化方法 | 第123-125页 |
·网格扰动 | 第125页 |
·算例分析 | 第125-133页 |
·单设计点优化 | 第125-132页 |
·多点多目标压力分布反设计 | 第132-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6页 |
第六章 风力机翼型的风洞试验技术 | 第136-154页 |
·试验设备 | 第136-140页 |
·试验风洞 | 第136-137页 |
·模型姿态角控制系统与稳速压系统 | 第137-138页 |
·数据采集系统 | 第138-139页 |
·试验模型 | 第139-140页 |
·试验方法 | 第140-142页 |
·洞壁干扰修正 | 第142-147页 |
·常规洞壁干扰修正 | 第142-146页 |
·基于壁压信息法的洞壁干扰修正方法 | 第146-147页 |
·试验结果 | 第147-153页 |
·风力机翼型的常规迎角的风洞试验结果 | 第147-149页 |
·风力机翼型的高雷诺数性能分析 | 第149-151页 |
·风力机翼型的极大迎角的风洞试验结果 | 第151-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153-15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54-158页 |
·工作总结 | 第154-155页 |
·本文的创新性贡献 | 第155页 |
·研究展望 | 第155-158页 |
参考文献 | 第158-16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169-170页 |
致谢 | 第170-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