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及部分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白菜类遗传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遗传标记的类型及特点 | 第12-13页 |
·作图群体的类型及特点 | 第13-14页 |
·大白菜遗传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植物数量性状的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QTL的作图原理 | 第16-17页 |
·QTL的作图步骤 | 第17页 |
·QTL的作图方法 | 第17-19页 |
·白菜类作物主要农艺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关于园艺性状的QTL定位研究 | 第19-20页 |
·关于抽薹开花性状的QTL定位研究 | 第20页 |
·关于品质性状的QTL定位研究 | 第20-21页 |
·关于抗病、抗逆性状的QTL定位研究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22-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7页 |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2页 |
·DNA质量和浓度的检测结果 | 第27页 |
·分子标记的多态性 | 第27-28页 |
·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28-31页 |
·分子标记的分离分析 | 第31-32页 |
·讨论 | 第32-34页 |
·关于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 | 第32-33页 |
·关于InDel标记 | 第33-34页 |
·关于DH群体和分子标记偏分离 | 第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大白菜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 第35-5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试验材料 | 第35页 |
·试验方法 | 第35-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9页 |
·大白菜农艺性状表型值及DH系中的变异 | 第37-40页 |
·大白菜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40-42页 |
·大白菜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及分析 | 第42-49页 |
·讨论 | 第49-51页 |
·大白菜农艺性状相关性与QTL共位性 | 第49-50页 |
·关于QTL定位准确性 | 第50页 |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大白菜干烧心病的QTL定位 | 第52-6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2-54页 |
·试验材料 | 第52页 |
·试验方法 | 第52-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59页 |
·大白菜干烧心病相关性状表型值及DH系中的变异 | 第54-57页 |
·大白菜干烧心病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分析 | 第57-59页 |
·讨论 | 第59-61页 |
·关于大白菜干烧心病小黑点症状与枯边症状的关系 | 第59-60页 |
·关于大白菜干烧心病性状相关的QTL定位 | 第60页 |
·关于大白菜干烧心病鉴定方法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