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绪论 | 第11-25页 |
| 一、选题说明 | 第11-13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四、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 五、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23-25页 |
| 第一章 参加制度概述 | 第25-48页 |
| 第一节 国际法院的第三国诉讼参加 | 第25-32页 |
| 一、参加的概念 | 第25-28页 |
| 二、参加的性质 | 第28-31页 |
| 三、请求参加的主体 | 第31-32页 |
| 第二节 参加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32-37页 |
| 一、常设国际法院时期 | 第32-35页 |
| 二、国际法院时期 | 第35-37页 |
| 第三节 参加的法律依据 | 第37-48页 |
| 一、《国际法院规约》的规定 | 第37-43页 |
| 二、《国际法院规则》的规定 | 第43-48页 |
| 第二章 参加的构成要件 | 第48-81页 |
| 第一节 参加的构成要件概述 | 第48-52页 |
| 一、构成要件概述 | 第48页 |
| 二、参加的构成要件之法律依据 | 第48-49页 |
| 三、参加的构成要件 | 第49-51页 |
| 四、研究参加的构成要件之意义 | 第51-52页 |
| 第二节 参加的一般构成要件 | 第52-72页 |
| 一、可能受法院判决影响的法律性质的利益 | 第52-67页 |
| 二、参加目的 | 第67-72页 |
| 第三节 参加的特别构成要件 | 第72-81页 |
| 一、管辖根据 | 第72-77页 |
| 二、尼加拉瓜参加案的转折 | 第77-81页 |
| 第三章 与参加有关的程序性问题 | 第81-93页 |
| 第一节 参加请求的提出时间 | 第81-83页 |
| 第二节 参加请求的决定主体 | 第83-86页 |
| 一、国际法院的决定权 | 第83-85页 |
| 二、重要但非决定因素:诉讼当事国的态度 | 第85-86页 |
| 第三节 有关参加请求国程序性权利的分析 | 第86-93页 |
| 一、阅卷权 | 第87-89页 |
| 二、参加口述程序的权利 | 第89-90页 |
| 三、指派专案法官的权利 | 第90-93页 |
| 第四章 案例分析——国家管辖豁免案(德国诉意大利:希腊参加) | 第93-107页 |
| 第一节 案情简介 | 第93-97页 |
| 一、案件背景 | 第93-95页 |
| 二、诉讼请求与参加请求 | 第95-97页 |
| 第二节 法院裁判 | 第97-99页 |
| 一、法律性质的利益 | 第97-98页 |
| 二、参加目的 | 第98页 |
| 三、管辖根据 | 第98-99页 |
| 第三节 案例评述 | 第99-107页 |
| 第五章 参加制度的价值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第107-136页 |
| 第一节 参加制度的价值 | 第107-117页 |
| 一、参加制度的在个案上的法律效果 | 第107-109页 |
| 二、参加制度对国际法院的影响 | 第109-117页 |
| 第二节 参加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 第117-136页 |
| 一、参加制度对中国的重要性 | 第117-120页 |
| 二、中国利用参加制度的可能性 | 第120-131页 |
| 三、中国利用参加制度的路径 | 第131-136页 |
| 结论 | 第136-140页 |
| 致谢 | 第140-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2-158页 |
| 附表:《国际法院规约》第 62 条参加的案件列表 | 第158-159页 |
| 附件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