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诉前证据保全制度概述 | 第13-20页 |
一、诉前证据保全制度的界定 | 第13-16页 |
(一) 诉前证据保全的含义 | 第13页 |
(二) 诉前证据保全的性质 | 第13-14页 |
(三) 诉前证据保全的特征 | 第14页 |
(四) 诉前证据保全的分类 | 第14-16页 |
二、诉前证据保全的机能 | 第16-20页 |
(一) 传统功能——保全、固定证据 | 第16-17页 |
(二) 现代功能 | 第17-20页 |
第二章 诉前证据保全制度的域外考察 | 第20-27页 |
一、德国 | 第20-22页 |
(一) 经由相对人同意的证据调查 | 第20-21页 |
(二) 证据方法有灭失或难于使用之虞时而为的证据保全 | 第21页 |
(三) 诉前书面鉴定 | 第21-22页 |
二、法国 | 第22-23页 |
(一) 预防性的审前准备措施 | 第22页 |
(二) 紧急审理程序 | 第22-23页 |
(三) 依申请作出裁定 | 第23页 |
三、我国台湾地区 | 第23-25页 |
(一) 证据有灭失或难以使用的可能性时的证据保全 | 第23页 |
(二) 经他造同意的证据保全 | 第23-24页 |
(三) 就确定事、物之现状有法律上利益并有必要时的证据保全 | 第24-25页 |
四、对域外诉前证据保全制度的评价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诉前证据保全制度在我国的适用现状 | 第27-34页 |
一、2012年新民事诉讼法修改之前诉前证据保全制度在我国的法律适用 | 第27-29页 |
(一) 诉前证据保全在特别领域的立法状况 | 第27-29页 |
(二) 诉前证据保全制度的司法实践 | 第29页 |
二、2012年新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关于诉前证据保全具体规定分析 | 第29-34页 |
(一) 实质要件:具有保全利益 | 第30-31页 |
(二) 形式要件:具备特定形式 | 第31-34页 |
第四章 我国诉前证据保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 第34-46页 |
一、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诉前证据保全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一) 诉前证据保全的类型与功能单一 | 第34页 |
(二) 对参与程序主体的权利保障不足 | 第34-35页 |
(三) 缺乏全面有效的责任监督机制 | 第35页 |
二、完善我国的诉前证据保全制度 | 第35-46页 |
(一) 多元化——诉前证据保全制度功能定位 | 第35-36页 |
(二) 程序化——诉前证据保全程序构想 | 第36-43页 |
(三) 责任化——建立行之有效的处罚和监督机制 | 第43-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