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民生思想及其现实启示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马克思民生思想的理论来源及形成过程 | 第15-27页 |
·马克思民生思想理论来源 | 第15-18页 |
·启蒙思想家们的人道主义民生思想 | 第15-16页 |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民生思想 | 第16-17页 |
·空想家们的乌托邦社会主义民生思想 | 第17-18页 |
·马克思民生思想形成过程 | 第18-26页 |
·马克思民生思想的萌芽 | 第19-21页 |
·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形成 | 第21-24页 |
·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完善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马克思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7-40页 |
·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内涵 | 第27-29页 |
·民生之本在于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 第29-32页 |
·民生需要的动机是合理的 | 第29-30页 |
·民生需要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 第30-32页 |
·民生的实现过程是人类的实践过程 | 第32-34页 |
·民生是改造自然的实践 | 第32-33页 |
·民生是改造社会的实践 | 第33-34页 |
·民生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第34-36页 |
·实现人生活需要的全面发展 | 第34-35页 |
·实现人劳动自由的全面发展 | 第35页 |
·实现人能力的全面发展 | 第35-36页 |
·实现人的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 | 第36页 |
·关心人的利益 | 第36-38页 |
·无产阶级利益至上 | 第37页 |
·利益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动机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4 马克思民生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40-58页 |
·加强政治建设推进民生 | 第40-43页 |
·强化执政为民 | 第41-42页 |
·强化人民民主 | 第42-43页 |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民生 | 第43-47页 |
·坚持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 第44-45页 |
·坚持把富民作为经济发展目标 | 第45-46页 |
·坚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第46-47页 |
·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民生 | 第47-49页 |
·加快文化产业建设步伐为文化发展增添动力 | 第48-49页 |
·丰富文化内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 第49页 |
·加强社会建设保障民生 | 第49-55页 |
·完善社会福利事业 | 第50-51页 |
·推进社会公平建设 | 第51-53页 |
·建立良好的社会利益关系 | 第53-54页 |
·提高人的尊严 | 第54-55页 |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 | 第55-57页 |
·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 | 第55-56页 |
·不断完善生态治理措施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