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动态述评 | 第12-16页 |
·国外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动态述评 | 第12-14页 |
·国内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动态述评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与基本方法 | 第20-32页 |
·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理论 | 第20-22页 |
·并购含义及分类 | 第20-21页 |
·企业价值评估含义及特征 | 第21-22页 |
·并购中价值评估的重要性 | 第22页 |
·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基本方法 | 第22-30页 |
·资产价值评估法 | 第23-25页 |
·市场比较法 | 第25-26页 |
·收益折现法 | 第26-30页 |
·基本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30-32页 |
3 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2-36页 |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应用现状 | 第32-33页 |
·资产价值评估法占据主流地位 | 第33页 |
·市场比较法应用较为广泛 | 第33页 |
·收益折现法应用较少 | 第33页 |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未体现并购中目标企业的增值价值 | 第34页 |
·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构成不明确 | 第34页 |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运用单一 | 第34-35页 |
·中介服务机构未发挥应有作用 | 第35-36页 |
4 基于并购价值增值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建立 | 第36-45页 |
·基于并购价值增值的目标企业价值的重新界定 | 第36-37页 |
·基于并购价值增值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 第37-43页 |
·目标企业内在价值评估 | 第38页 |
·目标企业协同效应价值评估 | 第38-40页 |
·目标企业期权价值评估 | 第40-43页 |
·基于并购价值增值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45页 |
·企业并购动机 | 第43-44页 |
·企业并购类型 | 第44页 |
·目标企业的行业经营特征 | 第44页 |
·获取数据资料的难易程度 | 第44-45页 |
5 基于并购价值增值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在莱钢股份中的应用分析 | 第45-70页 |
·并购案例简介 | 第45-48页 |
·并购双方概况 | 第45-46页 |
·并购过程回顾 | 第46-47页 |
·并购动机分析 | 第47-48页 |
·并购支付方式与价值评估方法选择 | 第48-49页 |
·并购支付方式 | 第48页 |
·评估方法选择 | 第48-49页 |
·莱钢股份在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 第49-68页 |
·莱钢股份内在价值评估 | 第49-62页 |
·莱钢股份协同效应价值评估 | 第62-64页 |
·莱钢股份期权价值评估 | 第64-68页 |
·莱钢股份企业价值评估 | 第68页 |
·案例分析小结 | 第68-70页 |
6 目标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的具体应用对策 | 第70-72页 |
·充分理解目标企业的价值内涵 | 第70页 |
·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 | 第70页 |
·重视企业价值评估过程 | 第70-71页 |
·提高中介机构专业水平 | 第71-72页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72-74页 |
·研究结论 | 第72页 |
·研究展望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附录A:莱钢股份 2006-2010 年资产负债表 | 第77-79页 |
附录B:莱钢股份 2006-2010 年利润表 | 第79-80页 |
附录C:济南钢铁 2006-2010 年资产负债表 | 第80-82页 |
附录D:济南钢铁 2006-2010 年利润表 | 第82-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所获奖励 | 第83-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