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导论 | 第13-26页 |
·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3-17页 |
·世界人口老龄化 | 第13-14页 |
·我国人口老龄化 | 第14-15页 |
·健康老龄化 | 第15-17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20页 |
·研究方法介绍 | 第20-23页 |
·循证理念的产生及影响 | 第20-21页 |
·循证方法与社会科学的结合 | 第21-23页 |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3-2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6-50页 |
·老年健康和健康老龄化 | 第26-29页 |
·老年健康的概念 | 第26-27页 |
·健康老龄化的产生与意义 | 第27-29页 |
·基于健康老龄化的老年健康研究状况 | 第29-35页 |
·关于老年生理健康研究状况 | 第29-31页 |
·关于老年心理健康研究状况 | 第31-32页 |
·关于老年社会完好研究状况 | 第32-35页 |
·循证实践的争议与发展 | 第35-45页 |
·支持者与反对者之争 | 第36-37页 |
·循证实践学派之争 | 第37-38页 |
·对研究本质之争 | 第38-40页 |
·关于黄金标准之争 | 第40-43页 |
·关于实验证据之争 | 第43-45页 |
·基于循证实践的老年健康研究现状 | 第45-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3. 基于循证实践方法的老年人口健康干预的理论分析 | 第50-79页 |
·老年健康干预的概念界定 | 第50-54页 |
·健康的概念界定 | 第50-51页 |
·健康干预的概念界定 | 第51-52页 |
·老人的概念界定 | 第52-53页 |
·老年人口健康干预的概念界定 | 第53-54页 |
·老年人口健康干预的理论基础 | 第54-58页 |
·衰老理论 | 第54-55页 |
·健康行为改变理论 | 第55-58页 |
·老年人口健康干预促进老年人健康的作用机理 | 第58-60页 |
·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 | 第58-59页 |
·老年人口健康干预引导老年人管理自身健康 | 第59-60页 |
·老年人口健康干预推动社会关注老年人的健康 | 第60页 |
·循证实践方法的研究框架 | 第60-65页 |
·基于循证实践方法的老年人口健康干预的内容和步骤 | 第65-67页 |
·老年人口健康干预的内容 | 第65-66页 |
·基于循证实践方法的老年人口健康干预实施步骤 | 第66-67页 |
·循证实践思想对人口健康行为干预实践研究科学化的启示 | 第67-76页 |
·从实证研究到实践研究的科学发展之路 | 第67-69页 |
·人口健康行为干预的发展:来自循证实践的启示 | 第69-74页 |
·我国人口健康行为干预循证实践研究的发展 | 第74-76页 |
·小结 | 第76-79页 |
4. 老年人口健康干预的系统评价——以社交孤立预防措施为例 | 第79-109页 |
·背景 | 第79-85页 |
·系统评价方法介绍 | 第79-83页 |
·社会孤立研究背景 | 第83-85页 |
·对象与方法 | 第85-87页 |
·检索策略 | 第85-86页 |
·纳入与排除标准 | 第86页 |
·研究的质量评价 | 第86-87页 |
·结果 | 第87-98页 |
·纳入过程 | 第87-88页 |
·纳入研究情况 | 第88-95页 |
·纳入研究质量分析 | 第95页 |
·不同干预特征下的干预效果分析 | 第95-98页 |
·讨论 | 第98-99页 |
·未来研究方向 | 第99页 |
·系统评价在公共卫生决策中的十大认识误区 | 第99-109页 |
·资料来源 | 第101页 |
·十大认识误区 | 第101-108页 |
·小结 | 第108-109页 |
5. 个体健康干预对四川省老年人口行为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 第109-134页 |
·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 | 第109-111页 |
·常见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评价方法 | 第11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12-118页 |
·基本情况 | 第112-115页 |
·研究对象 | 第115-116页 |
·调查内容 | 第116-117页 |
·基线调查结果 | 第117-118页 |
·健康干预的实施 | 第118-124页 |
·对照措施 | 第119页 |
·干预措施 | 第119-121页 |
·干预措施执行人及开展过程 | 第121页 |
·基线数据收集和评价指标 | 第121-122页 |
·干预数据收集及评价 | 第122-123页 |
·统计分析 | 第123-124页 |
·结果 | 第124-130页 |
·城乡老年人群人口社会学特征 | 第124-126页 |
·组间老年人群人口社会学特征 | 第126页 |
·干预前后各阶段城乡老人行为生活习惯改变情况 | 第126-128页 |
·干预前后城乡老人行为生活习惯及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变化 | 第128-130页 |
·讨论 | 第130-132页 |
·小结 | 第132-134页 |
6. 推进老年人口健康干预制度的机制和对策 | 第134-143页 |
·建立基于循证实践方法的老年人口健康干预统筹协调机制 | 第134-138页 |
·证据的开发与评价 | 第135页 |
·证据的推广和转化 | 第135-136页 |
·证据的执行 | 第136-137页 |
·资金保障 | 第137-138页 |
·完善基于循证实践方法的老年人口健康干预制度的对策 | 第138-141页 |
·加强常规体检制度建设 | 第138-139页 |
·加强老年人心理干预与社会干预制度建设 | 第139-140页 |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 第140-141页 |
·小结 | 第141-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60页 |
附录:问卷调查表 | 第160-166页 |
致谢 | 第166-167页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