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输配电技术论文--电力网论文

配电网消弧与故障定位技术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7页
   ·课题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配电网技术概述第10-25页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第10-11页
     ·运行中配电网的重要参数第11-12页
     ·输电线路电容与电流的计算第12-15页
     ·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网第15-20页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网第20-25页
   ·国内外配电网消弧与故障定位技术现状第25-26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第26-27页
第二章 配电网消弧线圈的研究第27-38页
   ·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调谐的必要性第28-29页
   ·消弧线圈调流方式第29-30页
   ·消弧线圈跟踪方式第30页
   ·快速高短路阻抗型变压器式消弧线圈第30-32页
     ·原理第30-31页
     ·控制器第31-32页
   ·ATASC成套装置构成第32-33页
   ·ATASC成套装置联机运行第33-36页
     ·连接方式第33-34页
     ·单机方式的等效电路第34-35页
     ·联机方式计算方法第35页
     ·成套装置联机运行实践第35-36页
   ·ATASC成套装置性能及特点总结第36-38页
第三章 接地故障线路选线的研究第38-46页
   ·我局接地选线运行情况第38-39页
   ·并联中电阻选线技术第39-40页
   ·影响接地选线准确率的因素第40-41页
   ·选线装置在福州富华变的运行策略第41-46页
     ·问题分析第41-43页
     ·解决方案第43-44页
     ·运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第44-46页
第四章 运行实践效果与总结第46-52页
   ·运行实践情况第47-50页
     ·接地故障情况第47-48页
     ·消弧线圈动作情况第48-49页
     ·接地选线装置动作情况第49-50页
   ·运行实践效果总结第50-52页
总结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杆仿风载荷弯矩自动加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便携式OLED集中控制照明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