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轮胎模具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我国轮胎模具行业现状 | 第10-11页 |
·我国轮胎模具的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活络模具 | 第12-14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4-16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过程 | 第16-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2 所用软件以及理论介绍 | 第19-29页 |
·有限元分析软件 ADINA | 第19-21页 |
·概况 | 第19页 |
·软件特点 | 第19-20页 |
·有限元分析基本步骤 | 第20-21页 |
·热传递理论基本介绍 | 第21-27页 |
·热传递理论的基本介绍 | 第21-22页 |
·各向同性材料的傅里叶定律 | 第22-24页 |
·各向异性材料的傅里叶定律 | 第24-26页 |
·热传导的控制方程 | 第26-27页 |
·热传递过程中的边界条件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弓形座结构对斜平面轮胎活络模具温度场的影响 | 第29-63页 |
·弓形座的加工工艺过程 | 第29-32页 |
·弓形座的加工工艺分析 | 第29-30页 |
·斜平面活络模具弓形座的加工工艺过程 | 第30-32页 |
·轮胎模具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及后处理 | 第32-47页 |
·三维模型的建立及模拟步骤 | 第33-41页 |
·对三维模型进行后处理分析 | 第41-47页 |
·不同弓形座结构对模具温度场的影响 | 第47-62页 |
·弓形座更改结构方案的提出 | 第47-50页 |
·对方案 1 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后处理分析 | 第50-52页 |
·对方案 2 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后处理分析 | 第52-56页 |
·对方案 3 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后处理分析 | 第56-58页 |
·对方案 4 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后处理分析 | 第58-61页 |
·方案总结分析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4 型腔温差对模拟轮胎温模过程的分析 | 第63-78页 |
·子午线轮胎的结构与性能 | 第63-64页 |
·子午线轮胎轮廓结构设计 | 第64-70页 |
·子午线轮胎轮廓结构设计理论概述 | 第64-66页 |
·子午线轮胎断面轮廓简要设计 | 第66-70页 |
·模具温度场对轮胎温模的温度分布 | 第70-73页 |
·轮胎温模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70-71页 |
·轮胎温模有限元模型的后处理及分析 | 第71-73页 |
·改变弓形座结构后的模具温度场对硫化轮胎的温度分布 | 第73-77页 |
·轮胎温模有限元模型的创建 | 第73-75页 |
·轮胎温模有限元模型的后处理及分析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5 弓形座结构对圆锥面轮胎活络模具温度场的影响 | 第78-86页 |
·Y985 的传热模拟分析 | 第78-82页 |
·三维模型的建立及模拟步骤及后处理分析 | 第78-80页 |
·改进弓形座结构后对 Y985 的传热模拟分析 | 第80-82页 |
·两类轮胎活络模具温度场的比较 | 第82-84页 |
·在弓形座结构为初始结构 Y985 的传热模拟分析 | 第82-83页 |
·在弓形座结构改变后 Y985 的传热模拟分析 | 第83-84页 |
·方案小结 | 第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