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绕城高速公路植物景观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相关概念 | 第11页 |
·高速公路 | 第11页 |
·植物景观 | 第11页 |
·高速公路景观 | 第11页 |
·相关理论 | 第11-14页 |
·廊道理论 | 第11-12页 |
·植物造景理论 | 第12页 |
·环境心理学理论 | 第12-13页 |
·视觉理论 | 第13页 |
·生态恢复理论 | 第13-14页 |
·国内外高速公路景观研究动态 | 第14-17页 |
·国外高速公路景观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国内高速公路景观研究动态 | 第15-17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9页 |
2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研究地概况 | 第19-21页 |
·研究地自然地理概况 | 第19-20页 |
·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发展概况 | 第20-21页 |
·杭州绕城高速公路绿化概况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3 杭州绕城高速公路植物景观视觉影响分析 | 第23-26页 |
·杭州绕城高速公路植物景观分类 | 第23页 |
·杭州绕城高速公路植物景观视觉影响分析 | 第23-26页 |
·不同人群对高速公路的关注程度 | 第23-25页 |
·对杭州绕城高速公路植物景观的感知度 | 第25-26页 |
4 杭州绕城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植物景观分析 | 第26-32页 |
·中央分隔带绿化植物配置方式及其景观比较 | 第26-28页 |
·中央分隔带景观尺度变化分析 | 第28-30页 |
·中央分隔带种植设计的防眩效果分析 | 第30-31页 |
·植株种植间距对防眩效果的影响分析 | 第30页 |
·植株高度对防眩效果的影响分析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5 杭州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区植物景观分析 | 第32-41页 |
·互通区景观类型及其分布 | 第32-34页 |
·互通区景观类型 | 第32-33页 |
·互通区景观类型分布 | 第33-34页 |
·互通区绿地特征分析 | 第34-37页 |
·典型互通区主要植物种类和绿地类型分析 | 第37-40页 |
·典型互通区主要植物种类分析 | 第37-39页 |
·典型互通区绿地类型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6 杭州绕城高速公路两翼植物景观分析 | 第41-51页 |
·路侧绿化带绿化形式和景观类型分析 | 第41-44页 |
·路侧绿化带绿化形式 | 第41-42页 |
·两翼景观类型及分布情况 | 第42-44页 |
·两翼植物景观评价 | 第44-50页 |
·两翼景观敏感度评价 | 第44-46页 |
·两翼景观环境阀值评价 | 第46-48页 |
·两翼景观视觉质量评价 | 第48-49页 |
·两翼景观综合分析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7 杭州绕城高速公路植物景观优化探究 | 第51-60页 |
·杭州绕城高速公路植物景观总体现状评价 | 第51页 |
·设计目标 | 第51-52页 |
·优化设计原则 | 第52页 |
·植物景观优化对策与措施 | 第52-60页 |
·中央分隔带植物景观优化 | 第52-55页 |
·互通区植物景观优化 | 第55-57页 |
·两翼植物景观优化 | 第57-60页 |
8 结论与讨论 | 第60-64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讨论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附录 | 第69-75页 |
附录 1 调查问卷 | 第69-71页 |
附录 2 杭州绕城高速公路推荐绿化植物名录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