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高水平应力巷道底鼓机理及连续“双壳”治理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1-14页 |
·底鼓机理 | 第11-12页 |
·底鼓控制技术 | 第12-13页 |
·底鼓的实验室研究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2章 深部高水平应力巷道底鼓机理研究 | 第17-28页 |
·高水平应力巷道底板力学模型 | 第17-20页 |
·应力应变计算 | 第18-20页 |
·影响底鼓主要因素分析 | 第20-28页 |
·开挖过程对底板岩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20-21页 |
·支承压力分布特征对底鼓的影响 | 第21-23页 |
·岩石扩容对底鼓的影响 | 第23-24页 |
·岩石蠕变对底鼓的影响 | 第24-28页 |
第3章 高水平应力巷道底鼓治理数值模拟分析 | 第28-37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位移的分析 | 第29-30页 |
·垂直位移 | 第29-30页 |
·水平位移的分析 | 第30-32页 |
·应力分析 | 第32-35页 |
·巷道垂直应力分析 | 第32-33页 |
·水平应力分析 | 第33-35页 |
·塑性区分析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深部巷道煤岩体胶结实验 | 第37-48页 |
·实验设计 | 第37-40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0-48页 |
·煤块胶结 | 第40-43页 |
·矸石胶结 | 第43-46页 |
·实验结论与误差分析 | 第46-48页 |
第5章 高水平应力巷道连续“双壳”相似材料实验 | 第48-78页 |
·相似理论 | 第48-52页 |
·相似材料试件的制作与强度试验 | 第52-61页 |
·相似材料试验设计 | 第61-77页 |
·实验台的选取 | 第61-62页 |
·实验数据的测量和收集 | 第62-63页 |
·实验巷道的开挖与支护 | 第63-64页 |
·不同深度、不同水平应力下巷道的应力应变 | 第64-77页 |
·小结 | 第77-7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8-80页 |
·主要结论 | 第78-79页 |
·创新点 | 第79页 |
·论文不足 | 第79页 |
·展望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85-86页 |
1 基本情况 | 第85页 |
2 发表论文两篇 | 第85页 |
3 参与科研项目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