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太网控制的智能开关电源的设计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开关电源的国内外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 | 第9-10页 |
| ·网络智能开关电源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课题的背景及目标 | 第11-13页 |
| ·网络智能开关电源课题的来源、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 2 RCC 开关电源电路原理及各个组成部分 | 第15-27页 |
| ·引言 | 第15页 |
| ·开关电源原理 | 第15-16页 |
| ·原理 | 第15-16页 |
| ·结构 | 第16页 |
| ·流程 | 第16页 |
| ·RCC 开关电源电路工作原理 | 第16-26页 |
| ·AC 输入整流部分 | 第16-17页 |
| ·自激变换 | 第17-19页 |
| ·吸收箝位电路 | 第19-22页 |
| ·输出稳压控制电路 | 第22-23页 |
| ·输出部分 | 第23-24页 |
| ·保护电路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3 ARM 处理器及 PWM 信号的输出 | 第27-42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LPC2132 的特点及其功能 | 第27-29页 |
| ·LPC2132 基本特性 | 第27-28页 |
| ·LPC2132 管脚 | 第28-29页 |
| ·PWM 模块 | 第29-32页 |
| ·PWM 基本原理 | 第30-31页 |
| ·PWM 相关寄存器 | 第31-32页 |
| ·PID 控制运算 | 第32-35页 |
| ·PID 控制原理和特点 | 第32页 |
| ·数字 PID 原理 | 第32-34页 |
| ·PID 控制运算 | 第34-35页 |
| ·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35-37页 |
| ·控制设计 | 第36页 |
| ·工作原理 | 第36-37页 |
| ·软件设计 | 第37-39页 |
| ·系统整体设计 | 第37-38页 |
| ·PWM 输出通道的选择 | 第38-39页 |
| ·整机调制 | 第39-41页 |
| ·静态调试 | 第39-40页 |
| ·动态调试 | 第40页 |
| ·数据的测量和计算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4 基于网络控制的电源控制模块的设计 | 第42-64页 |
| ·总体设计 | 第42-44页 |
| ·网络接口芯片的选择和控制电路 | 第44-46页 |
| ·TCP/IP 网络协议设计与实现 | 第46-57页 |
| ·网络接口层实现 | 第46-50页 |
| ·网络层实现 | 第50-53页 |
| ·运输层实现 | 第53-55页 |
| ·应用层实现 | 第55-57页 |
| ·客户端程序设计 | 第57-63页 |
| ·监视网页设计 | 第57页 |
| ·客户端维护程序设计 | 第57-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5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64-75页 |
| ·网络传输实时性能实验 | 第64-68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8-74页 |
| ·变压器线圈 NP 两端的波形图 | 第68-69页 |
| ·Q2 C-E 两端的波形图 | 第69-70页 |
| ·变压器线圈 NB 两端的波形图 | 第70页 |
| ·变压器线圈 NS 两端的波形图 | 第70-71页 |
| ·输出电压的波形图 | 第71-72页 |
| ·R3 两端的波形图 | 第72-73页 |
| ·间歇振荡(线圈 NB 两端,驱动)波形图 | 第73-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 ·内容总结 | 第75页 |
| ·研究展望 | 第75-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 附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