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符号说明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40页 |
·微藻的特点与应用 | 第14-17页 |
·微藻的特点 | 第14-16页 |
·微藻的应用 | 第16-17页 |
·微藻的光合作用 | 第17-21页 |
·微藻的培养 | 第21-25页 |
·微藻的自养培养 | 第21页 |
·微藻的异养培养 | 第21-22页 |
·微藻的兼养培养 | 第22-23页 |
·光照条件对微藻生长的影响 | 第23-25页 |
·微藻培养与污水处理 | 第25-34页 |
·微藻对污染物的去除机理 | 第26-28页 |
·污水培养微藻的实际应用 | 第28-31页 |
·小球藻的特点及其培养 | 第31-34页 |
·味精废水 | 第34-36页 |
·味精废水的来源与特点 | 第34-35页 |
·味精废水的处理、利用现状 | 第35-36页 |
·微藻培养废液的处理与利用 | 第36-38页 |
·微藻培养液的循环利用 | 第36-37页 |
·生物强化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37-38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38-40页 |
第二章 利用MSGW培养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生产微藻生物质的可行性研究 | 第40-58页 |
前言 | 第40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0-47页 |
·实验材料 | 第40-42页 |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42-43页 |
·评价指标 | 第43-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6页 |
·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在不同浓度MSGW中的生长情况 | 第47-50页 |
·微藻生物质营养物质组成 | 第50-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第三章 光照强度对味精废水培养小球藻生长及生化组分的影响 | 第58-75页 |
前言 | 第58-59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9-65页 |
·实验材料 | 第59-60页 |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60-61页 |
·评价指标 | 第61-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73页 |
·不同光照强度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 第65-69页 |
·光照强度对小球藻生化组分合成影响 | 第69-73页 |
·小结 | 第73-75页 |
第四章 反硝化细菌强化海绵固定化微生物系统处理养藻废水 | 第75-108页 |
前言 | 第75页 |
第一节 反硝化细菌LZ-4的反硝化特性研究及菌种鉴定 | 第75-87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75-7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8-86页 |
·小结 | 第86-87页 |
第二节 反硝化细菌XP-2的反硝化特征研究及菌种鉴定 | 第87-98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87-9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0-98页 |
·小结 | 第98页 |
第三节 海绵固定化微生物系统的构建及加菌强化处理养藻废水 | 第98-108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98-10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1-107页 |
·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08-111页 |
·主要结论 | 第108-110页 |
·利用MSGW培养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生产生物质的可行性研究 | 第108-109页 |
·光照强度对味精废水培养小球藻生长及生化组分的影响 | 第109页 |
·反硝化细菌强化海绵固定化微生物系统处理养藻废水 | 第109-110页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135-138页 |
附件 | 第138-16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