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一、绪论 | 第8-18页 |
(一) 选题的背景 | 第8-9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1. 现实意义 | 第9页 |
2.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三) 国内外的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四) 研究的思路 | 第12-13页 |
(五) 研究的方法 | 第13页 |
1. 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2. 系统分析法 | 第13页 |
3. 制度分析法 | 第13页 |
4. 利益分析法 | 第13页 |
(六)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概述 | 第13-17页 |
1. 相关概念界定及概念相关性分析 | 第13-15页 |
2. 基本理论概述 | 第15-17页 |
(七)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第17页 |
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17-18页 |
二、乡镇政府政策执行的利益冲突分析 | 第18-32页 |
(一) 乡镇政府政策执行中利益冲突的内涵 | 第18-20页 |
1. 利益的概念 | 第18-19页 |
2. 利益冲突 | 第19-20页 |
3. 乡镇政府政策执行中利益冲突的内涵 | 第20页 |
(二) 乡镇政府政策执行中利益冲突的表现 | 第20-25页 |
1. 乡镇政府与县级政府的利益冲突 | 第20-22页 |
2. 乡镇政府部门间的利益冲突 | 第22页 |
3. 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利益冲突 | 第22-23页 |
4. 乡镇政府与所辖行政区域群众的利益冲突 | 第23-24页 |
5. 乡镇政策执行者的角色冲突 | 第24-25页 |
(三) 乡镇政府政策执行中利益冲突的特点 | 第25-27页 |
1. 必然性 | 第25-26页 |
2. 复杂性 | 第26页 |
3. 可调适性 | 第26-27页 |
(四) 乡镇政府政策执行中利益冲突的作用 | 第27-32页 |
1. 利益冲突的积极作用 | 第27-28页 |
2. 利益冲突的消极作用 | 第28-32页 |
三、乡镇政府政策执行中利益冲突的影响因素 | 第32-39页 |
(一) 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 第32-33页 |
(二) 转型时期乡镇政府角色的异化 | 第33-34页 |
1. 乡镇政府的自我权力扩张 | 第33-34页 |
2. 乡镇政府自利性膨胀 | 第34页 |
(三) 政策执行人员自利性膨胀 | 第34-35页 |
(四) 公众利益表达渠道不畅 | 第35-36页 |
(五) 政策执行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 第36-39页 |
1. 政府内部监督不力 | 第36-37页 |
2. 政府外部监督虚设 | 第37-39页 |
四、乡镇政府政策执行中利益冲突的协调 | 第39-47页 |
(一) 厘定乡镇政府职能,深化乡镇体制改革 | 第39-40页 |
1. 明晰乡镇政府的行政职权 | 第39页 |
2. 加强执行组织的行为协调 | 第39-40页 |
3. 加快乡镇政府体制改革 | 第40页 |
(二) 建立公开有序的利益博弈机制 | 第40-42页 |
1. 增强乡镇政府的政务公开力度 | 第41页 |
2.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乡镇政府对社会的回应度 | 第41-42页 |
3. 完善协商民主制度 | 第42页 |
(三) 规范乡镇政策执行者的行政行为 | 第42-44页 |
1. 培育执行理念 | 第42-43页 |
2. 完善乡镇公务员利益激励机制 | 第43-44页 |
(四) 健全监督体系,完善利益约束机制 | 第44-45页 |
1. 确保监督机构的独立 | 第44页 |
2. 完善政策执行的社会监督制度 | 第44-45页 |
(五) 构建乡镇政府化解矛盾与纠纷的机制 | 第45-47页 |
1. 协调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 | 第45页 |
2. 提高乡镇政府的服务意识,加强对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的领导 | 第45页 |
3. 健全制度,提升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的效率 | 第45-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注释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