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水胁迫下玉米幼苗的转录组分析及耐渍候选基因克隆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语表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2-26页 |
·渍害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 第12-15页 |
·渍害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 | 第13-14页 |
·渍害对玉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14-15页 |
·植物对淹水胁迫响应的转录组学研究 | 第15-18页 |
·基于SSH技术转录组研究 | 第15-16页 |
·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的转录组研究 | 第16-17页 |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转录组研究 | 第17-18页 |
·转录因子在植物抗逆中的作用 | 第18-19页 |
·作物耐渍基因定位和克隆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作物耐渍相关性状QTL定位 | 第19-21页 |
·关联分析挖掘耐渍候选基因 | 第21-22页 |
·AP2/ERF类转录因子参与的淹水胁迫响应途径 | 第22-24页 |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24-26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31页 |
·植物材料和淹水处理、取样方法 | 第26页 |
·实验所用宿主菌、载体及试剂 | 第26-27页 |
·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和数据分析 | 第27-28页 |
·表达谱的差异分析 | 第28页 |
·Real Time PCR | 第28-29页 |
·cDNA合成 | 第28页 |
·Real Time PCR分析 | 第28-29页 |
·PCR引物的设计、扩增、产物回收与测序 | 第29页 |
·耐渍候选基因的筛选 | 第29-30页 |
·耐渍候选基因启动子的克隆 | 第30页 |
·耐渍候选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0页 |
·功能标记的开发及遗传定位 | 第30-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6页 |
·总RNA提取 | 第31页 |
·高通量测序和数据分析 | 第31-32页 |
·淹水胁迫下两个自交系间基因表达的差异 | 第32-35页 |
·基因表达的Real time PCR验证 | 第35-38页 |
·耐渍候选基因的确定 | 第38-42页 |
·基因的序列分析及编码蛋白功能预测 | 第42-43页 |
·基因淹水诱导表达分析 | 第43页 |
·基因启动子序列的获得和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第43-45页 |
·功能标记开发及基因组定位 | 第45-46页 |
4 讨论 | 第46-53页 |
·渍水胁迫下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 第46-47页 |
·同源基因克隆法筛选QTL区间内的候选基因 | 第47-48页 |
·选择性剪切在渍水胁迫中的作用 | 第48-49页 |
·上游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第49-51页 |
·玉米耐渍性遗传机制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后续研究工作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6页 |
附录 | 第66-71页 |
附录1 总RNA提取 | 第66页 |
附录2 RNA纯化 | 第66-67页 |
附录3 反转录 | 第67-68页 |
附录4 CTAB法提取玉米基因组DNA | 第68页 |
附录5 PCR扩增体系 | 第68-69页 |
附录6 DNA凝胶回收 | 第69-70页 |
附录7 回收产物连接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