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遗址论文--陵墓、墓葬论文

辽代汉人墓葬兼容并包的艺术特征--以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为中心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20页
 一、 选题的意义第9-10页
 二、 辽代文化特征与辽代壁画第10-19页
  (一) 辽代文化的涵义第10-11页
  (二) 关于壁画墓的发现第11-12页
  (三) 辽代壁画墓研究历史第12-15页
  (四) 有关辽墓壁画的专题研究第15-16页
  (五) 关于宣化辽墓的研究第16-19页
 三、 选题目的与研究方法第19-20页
第二章 出土辽墓壁画墓的概况第20-25页
 一、 内蒙古地区第20-21页
 二、 辽宁省地区第21-23页
 三、 北京周边地区第23页
 四、 河北省地区第23-24页
 五、 其他地区第24-25页
第三章 契丹统治下的汉人墓葬与契丹墓葬的比较第25-44页
 一、 辽代汉人壁画墓概说第25-28页
 二、 辽代汉人墓葬比较第28-38页
  (一) 辽代汉人墓葬与契丹人墓葬的比较第28-33页
  (二) 辽代汉人墓葬与北宋汉人墓葬的比较第33-38页
 三、 宣化辽代张氏与韩氏壁画墓第38-44页
  (一) 契丹统治下的宣化城第38-40页
  (二) 墓葬的分布于家族成员第40-42页
  (三) 墓主的身份反映第42-44页
第四章 河北宣化辽墓壁画及功能意义第44-49页
 一、 宣化辽墓壁画概述第44页
 二、 壁画墓群的年代与分期第44页
 三、 宣化辽墓的壁画内容及艺术特色第44-46页
 四、 从宣化辽墓壁画看辽代绘画题材分析第46-49页
  (一) 鞍马画第46-47页
  (二) 肖像画第47-48页
  (三) 花鸟画第48-49页
第五章 宣化辽墓壁画的题材分布与功能意义第49-66页
 一、 壁画题材分布与前后室功能区别第50-53页
 二、 对壁画题材的内容和功能做详细的分析第53-66页
  (一) 鞍马图的出行意义第53-56页
  (二) 散乐图的双重性第56-57页
  (三) 家居侍奉类第57-60页
  (四) 茶道图体现辽国文化习俗第60-63页
  (五) 备经图背后的精神信仰第63-66页
第六章 宣化辽墓的文化成因和兼容并包的艺术特征第66-70页
 一、 契丹统治下汉民族丧葬礼仪的视角第66页
 二、 宣化辽墓壁画背后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第66-67页
 三、 宣化辽墓兼容并包的特征与多民族艺术的构建第67-68页
 四、 辽代壁画墓的发展变迁第68-70页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个人简介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沈阳市清代建筑类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研究
下一篇:詹姆逊单一的现代性理论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