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9-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0页 |
·水稻条纹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概况 | 第10-11页 |
·水稻条纹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编码的蛋白 | 第11-12页 |
·水稻条纹病毒的传播介体 | 第12-13页 |
·RSV 传毒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酵母双杂交系统及其在研究植物病毒中的应用 | 第14-17页 |
·酵母双杂交系统原理及其发展 | 第14-15页 |
·分裂泛素酵母双杂交膜系统的原理 | 第15-16页 |
·酵母双杂交系统在研究中的优势及不足 | 第16页 |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应用 | 第16-17页 |
·化学发光免疫共沉淀技术的原理及方法 | 第17-19页 |
·实验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实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页 |
·本研究主要的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利用分离泛素酵母双杂膜系统筛选与 RSV SP 互作的灰飞虱蛋白质 | 第20-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8页 |
·水稻条纹病毒病害特异蛋白的基因克隆 | 第20-22页 |
·诱饵载体构建及转化到酵母菌 NMY51 | 第22-23页 |
·诱饵融合蛋白表达检测 | 第23-25页 |
·诱饵载体功能表达检测 | 第25-26页 |
·从灰飞虱 cDNA 文库中筛选与 pDHB1-SP 互作的蛋白 | 第26-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3页 |
·水稻条纹病毒病害特异蛋白的基因克隆 | 第28-30页 |
·诱饵载体构建 | 第30页 |
·诱饵融合蛋白表达检测 | 第30页 |
·诱饵载体功能验证 | 第30-31页 |
·灰飞虱 cDNA 文库筛选互作蛋白 | 第31-33页 |
·讨论 | 第33-36页 |
第三章 化学发光免疫共沉淀验证互作蛋白 | 第36-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表达载体构建 | 第36页 |
·哺乳动物细胞 HEK293FT 的培养与表达载体转染 | 第36页 |
·细胞裂解 | 第36-37页 |
·蛋白质浓度测定 | 第37页 |
·Co-IP 信号检测 | 第37-38页 |
·结果 | 第38-42页 |
·共转染结果 | 第38-41页 |
·重组表达载体表达检测 | 第41页 |
·蛋白互作检测 | 第41-42页 |
·讨论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历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