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写词索引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第12-16页 |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随访 | 第15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16-27页 |
·室速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 | 第16页 |
·不同心率下室速组与对照组复极指数比较 | 第16-17页 |
·室早前后两组连续 7 个心搏 QT 和 TPE 复极震荡数据的比较 | 第17-18页 |
·AMI 室速组和非 AMI 室速组各指标比较 | 第18-19页 |
·室速事件组与室速非事件组各指标比较 | 第19页 |
·室速组复极指数与其它危险预测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19-20页 |
·各危险因素对室速后再发心脏性事件的影响 | 第20页 |
·室速组与对照组震荡前 QT 间期、QTP 间期、TPE 间期和 T 波振幅比较 | 第20-21页 |
·室速组与对照组 PVC 后 5 个心搏 QT 间期与 PVC 前心搏 QT 间期差值的比较 | 第21-22页 |
·室速组与对照组 PVC 后 5 个心搏 RR 间期与 PVC 前心搏 RR 间期差值的比较 | 第22-23页 |
·室速组与对照组 PVC 后 5 个心搏 QTP 间期与 PVC 前心搏 QTP 间期差值的比较 | 第23-24页 |
·室速组与对照组 PVC 后 5 个心搏 TPE 间期与 PVC 前心搏 TPE 间期差值的比较 | 第24-25页 |
·室速组与对照组 PVC 后 5 个心搏 T 波振幅(TWA)与 PVC 前心搏 TWA 差值的比较 | 第25-27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27-30页 |
·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复极储备功能 | 第27-28页 |
·复极储备对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后高危患者的预测价值 | 第28-29页 |
·心室复极储备与其它传统预测心脏性猝死指标的相关性 | 第29页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29-3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综述 | 第33-41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个人简历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